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二十六章 燕国(一)(1/2)
燕国,蓟城。
它是战国七雄中历史最悠久的国家,国祚长达八百多年。
论血统他是七国之中最尊贵的国家,燕国始于燕昭公,周武王姬发灭商后,封其弟姬奭于燕地,是为燕召公。
可以说,燕国是周天子的遗脉,王家血统最纯正的人。
正因为如此,当列国纷纷变法图强时,只有它依然守王道坚定不移。
而阻碍它变强的还有那该死的地理位置。
偏远的地理位置对燕国来说是福也是祸,福的一面,正因为地处偏远,中原各国打的热火朝天的时候常常会遗忘它。
周朝建立到最后被秦国所灭,这个国家存在了八百多年,顽强的生命力堪称奇迹。
更奇迹的是它经历过两次亡国。
公元前323年,燕易王称王。公元前316年,燕国爆发子之之乱,两年后,齐宣王借平乱之名,派大军灭燕,齐国大军50多天占领燕国全境,燕国灭亡。
公元前312年,赵武灵王扶持公子职(燕昭王)归国登基,燕国复国。
第二次则是被秦国灭灭。
这次未能成功复国。
燕国基本上避免了战国时期的各大战役,国力更是很少受战乱所衰。
但它依然无法崛起,这就是它地理位置的劣势,祸的一面。因为太偏远了,各国不仅是打仗不鸟它,发展经济军队思想的时候更是不带它玩。
以至于这个存在了和周朝一样长久的国家,叫的上名字的名人常常只有燕昭王和燕太子姬丹这两个人。
此时,燕国君臣正在王宫召开朝会。
“本来,我燕国发展正盛,托昭王之福,盛极一时!”
发言的正是燕国第四十二代国君,燕王姬喜。
“然!本以为趁赵国长平惨败之际,能重创赵国,开疆拓土,没想到啊!没想到!”
“我堂堂六十万大军竟然伤不了赵国丝毫!”,姬喜很是悲痛的闭着眼睛摇摇头说道。
台下的姬丹也随着父王的语气义愤填膺。
随即他上前一步道,“父王莫要悲哀,我燕国上下一心,定能再创辉煌!”
姬喜睁开眼睛,看着姬丹欣慰的点点头。
“所以,本王决定了!”
“最后再奋发一次!”
“若是眼前连秦攻赵之事能成,重创赵国,占它个几十座城池,寡人将继续图强,让燕国再次威震列国!”
“而”他随即叹了口气,“若这次也败了,寡人将终生不对外发兵,不图强,只图安。专心国内,发展民生。”
听到此言,台下众臣面面相觑。
其实他们对再次攻赵之事并无多少信心,上次赵国举国男子皆战死长平的情况下,六十万大军都没能把赵国怎么样,如今面对已经缓过来的赵国,燕国有多少把握呢?
百官们的神情被丞相贾腹看在眼里。
此前,燕王和太子还有自己三人商议过,当时自己就表示朝臣没有信心。
但太子表示,经过这几年的发展,燕国国力已经恢复了不少,还拿出了声称自己走访燕国收集的军备,耕田,人口情况。
这份数据让贾腹很是怀疑。
自己是丞相,国家各种各样的情况没人比自己更清楚,如果明日太子拿出的说辞夸张,不合实情,当着满堂文武的面,难道自己要驳斥太子,打脸王上吗?
这让他从今日早上开始一直就忐忑不安。
但一方面想,太子应该没必要说谎吧?骗百官,骗王上也没必要嘛。
想到这,贾腹看向太子,只见他一脸坚毅的,整个人挺直的站着着,眼中没有任何杂质。
这时燕王开口了。
“这几年,燕国养精蓄锐,民生国力已恢复不少,太子更是亲身走遍大燕国土,亲自考察,接下来,就禀报一下这半年的考察结果吧。”
太子拱手领命。
“诸位”姬丹转身面对群臣,“孤这大半年亲自考察燕国各大粮仓,各个都很是充盈去年的余粮也留存不少。”
“再说耕田,今年并无灾害,各大耕作区都并无天灾人祸之害,今秋的粮食收成可以肯定会很充足。”
“因为,孤肯定,算上上去年的余量,再加上今年燕国粮食收成足够十万大军征战半年,丞相,孤说得对吗?”
贾腹看着姬丹投来的眼神,再看看百官,最后看着燕王点点头。
“今年燕国的产铜量和去年持平,少些用在耕具上,可以新产几万把兵器。想必这是各位可以接受的吧?”
群臣中有不少人点点头。
“人口更是不用说,预计可以征新兵四万左右。”
身后的燕王眼神逐渐亮了起来。
“而最重要的战马!”姬丹故意提高了嗓音,“据孤亲身考察过的几大牧场的产马量来看,今年会有六千匹战马,可以投入战场!”
百官一阵骚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漫画家嬴政》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