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86章 吕林带来的改变(2/3)
“…要什么转化率检测,只要这个热电桩可以直接把热量转化成电能,对我们来说就是革命性的突破。”某个实验室的负责人看了热电桩的实验结果后,一脸狂热的喊道。
当然,这只是嘴上说说,该做的转化率检测还是要做。
热电桩的能量转化率要比太阳能板高,达到了40%的转化率,这已经超过了普通热电机组的转化率。
一天后,在地球联合政府的会议上,一个满头白发带着眼镜的老专家激动万分的说道。
“…这是革命性的发明,对我们人类的科技知识和理论体系有着颠覆性的作用。
…有了热电桩,我们的流浪星球计划要大幅度更改。原来要占据行星发动机30%的冷却能源消耗现在都可以节省下来,反而因为热电桩的利用,可以让我们的能源限制问题彻底消失。
根据我们专家团的计算,由于热电桩的应用,我们未来的能源将是现在的一千倍到一万倍。
原来因为能源限制问题被迫放弃的农业工厂计划,地表都市计划,自然生态圈系统都可以从新启动…
…原来计划里利用行星发动机残余热量作为地下城市的生活能源。
但现在经过我们的模拟推演计算发现,在能源不受限制的情况下,地下城的建设反而是一种更浪费时间的工程。
不考虑地下工程难度的问题,建设一座地下城消耗的资源就是地面城市的几十倍。
所以,我建议彻底放弃地下城计划,原来已经完成的地下城项目,可以作为后备资源库使用…”
老教授慷慨激昂的说完了自己的发言之后,会议主持人说道。
“…感谢佘院士的发言,现在我们请工程院的曹真鲁院士,说明热电桩对工程部的影响…”
接下来发表讲话的曹院士没有在会议的现场,而是利用网络投影参加的会议。
在投影里曹院士戴着安全帽和防护眼镜,站在一间工厂里,他说道。
“…各位议员好,我现在是在华国重工的**实验室,正在观察实验最新的工程设备使用情况。
众所周知,我们过去的最先进聚变能源系统哪怕是最小型号的,也因为能源转化发电系统的体积问题,只能应用到船舶和大型工程设备上。
其他设备机械还是只能使用原来的化石燃料作为动力,这不只是影响到各种工程的建设速度。还因为化石能源动力的限制,让我们必须要有相应的非常复杂的能源供应系统。
可现在有了热电桩就不一样了,我们可以把聚变炉能量系统直接微型化,直接用微型聚变炉发电作为能源动力。
大家请看,这就是我们使用微型聚变炉作为能源动力的工程装甲…”曹院士挥手示意间镜头被拉远,一台三米高涂着黄色工程色的人型动力装甲,正举着一台小型卡车慢跑。
台机甲四肢粗壮整体结构紧凑,可以通过透明的头盔看到里面是有人在操作,这是一件外骨骼装甲。
“…这是我们工程部门曾经设计出来的一套力反馈型工程辅助动力甲,主要使用环境是大型工程设备无法到达的狭小区域。
这种机甲里面采用了最先进的电磁动力系统,输出动力可以举起20吨工程部件。
不过因为能源的问题,原来只能使用电池背包作为动力,充电1个小时后最多可以满功率工作10分钟,应用的范围非常有限。
但现在我们对机甲的动力系统做了热电桩改造,使用微型聚变炉作为主动力,能量电池作为辅助,改造后的工程装甲可以持续不断的满功率工作三个小时。
当然正常的工作环境下不可能让机甲一直满功率工作,所以一台机甲正常工作五到八个小时没有问题。
而且这种工程机甲不只是可以搬运设备使用,还可以把电焊等工程设备集成到装甲里,让工人们可以用更快的速度建设工程。
根据我们的计算,如果我们的行星发动机项目都普及使用这种工程装甲,行星发动机的建设速度至少要提升一百倍,我们可以至少提前五年的时间完成行星发动机的建设…”曹院士兴奋的介绍完了这种机甲之后,又对参加会议的议员们介绍了各种微型聚变炉作为动力的工程设备。
他还表示有了这些设备的使用,别说是建设明星发动机,就是给所有人类建立起全套的大空间避难所都没有问题。
这位曹院士的发言让所有了解他的议员都感叹科技对人的改变可真大。
要知道过去这位工程院的曹院士因为是负责行星发动机建设的总工程师,每次见到他们这些议员时总是忧心忡忡。
要人,要人,还是要人,是他最常说的话。
曹院士每天最大的烦恼就是行星发动机建设工程在岗的工程人员太少。
人员少,工程量超大,工程时间紧张,让这位曹院士的脾气非常暴躁。
像今天这样满脸笑容一身轻松的状态,已经有几年的时间没有出现在曹院士的身上了。
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魔幻战线》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