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0章 鸡汁锅贴(1/2)
锅贴也可以称之为煎饺,鸡汁锅贴是在制作馅心时加入大量鸡汁,成品鲜嫩多汁。
下午的时候陈采悠在那里锤肉末,锤来锤去还可以发呆,很棒。
师父在调制三生面胚,这里也不知道叫什么,说不定名称一样呢。
锤啊、锤啊!捶的手生疼,感觉差不多可以了。
“去弄点葱姜水,切个姜米。”陈晓镜看着捶的差不多的肉蓉说道。
姜米就是姜洗净去皮,先切成片再切成丝儿,最后切成粒状的东西。
葱姜水就更简单了,葱打个结儿,再切两片姜,放到装水的碗里浸泡一会儿。
陈采悠在旁边看着师父调馅儿,中式面点、中式烹调放调料,讲究的就是一个适量。
捶好的肉蓉放在盆中,加盐、白糖、胡椒粉、酱油、姜米、葱姜水等调味料拌匀。
陈晓镜一边搅一边让陈采悠顺着一个方向加入冷鸡汤。
“加的太快了。”
陈采悠慢了一点。
“太少了,多加点。”
陈采悠又多倒了一点,手抖。突然想起以前上课手抖,倒进了半袋盐,当时真的好尴尬。
搅拌到黏糊状就可以了,最后再滴入香油。
“尝尝味儿。”
陈采悠讨厌尝生馅料的味道,就是这种带肉的生的。
陈晓镜慢慢的看了过来,陈采悠反应了过来,拿筷子蘸了一点点尝了尝。
尝完了味,赶紧吐了说道:“做馅料味儿正好。”
调馅料味要稍重一点,这样吃的时候,和着外面的皮刚刚好。
面胚搓条下剂,擀成圆皮,陈采悠最喜欢擀皮了。
这次是利用推捏的手法捏成月牙饺子。
这个陈采悠会,还捏的挺熟的。不一会儿就做出了好多。
“这次包的挺好看,以后都保持这个水平多好。”陈晓镜拿起一个锅贴说道。
陈采悠心想到,以前学过的手法都还挺好,没学过的就不行了。
“下次会继续努力的。”陈采悠说道。
“留下给我们两个吃的,晚上回来煎着吃。”
“好。”
陈晓镜去煎锅贴了,陈采悠边看边收拾卫生。
台面整理干净,东西都清洗好归位。
“尝一个,好不好吃?”
陈采悠夹起一个送入口中,饺底酥脆,饺面绵软,馅心咸鲜味美、鲜嫩多汁。
“好烫,好好吃,师父好厉害。”陈采悠眯着眼说道。
“把这几个送给隔壁。”陈晓镜递给了她一个盘子。
陈采悠一点也不想去,她不太喜欢和别人交流。
“师父,我留在这里收拾。”话还没说完就被打断了。
“去,快点回来。”一天到晚,除非必要都不出门,过完年赶紧送去上学。
陈采悠端着盘子,不情不愿的出门了。
看到外面的天气,还是快步走了起来,否则凉了就不好吃了。
隔壁的门半开的,陈采悠站在门边敲了两下。
“直接进来吧,门没关。”
“大娘好,姑姑让送几个来,新出锅的,趁热吃。”
“是小镜家的丫头吧,替我谢谢你姑姑。今儿你们做的什么,好香啊?”大娘接过盘子,准备去厨房换个地方装,把盘子还回去。
“带几棵蒜苗回去,院子里种的,带回去炒鸡蛋、炒腊肠都好。”
“不用了大娘,我得赶紧回去了。”
“这孩子跟我客气什么,自己挣的不值什么钱。”
经过一番拉扯,陈采悠眼看时间不早了,拿着蒜苗准备回去了。
“看你这小丫头,手都冻肿了。赶紧拿着回去吧。”
“谢谢大娘。”主要是忘记这家人姓什么了,说完陈采悠就走了。
“这孩子怪有礼貌的,就是平时不大常见”
摆小摊,摆小摊,摆小摊,可真令人开心。
“师父,隔壁大娘给的蒜苗。”
“放那边去吧,明天可以用来炒鸡蛋吃。”
快五点了,大家都要下班、放学了,正是摆小摊的好时候。
每次做的都不多,卖的也很快。
锅贴热气腾腾的时候就卖完了,买好了,推着小推车回家了。
回家先把东西收拾收拾,该洗的洗,该涮的涮,该归纳的归纳。
陈晓镜找出了一个小的平底锅交给了陈采悠。
“拿着这个小锅在炉子上把剩下的锅贴煎了。”
“好的,师父。”
陈采悠去把锅洗了,又擦了擦。没想到这个时代也有平底锅呀。
把平底锅放在炉子上,彻底的烤干,边边角角都要照顾到。
拿出小刷子刷上一层油,又把生的的锅贴依次摆入。
看来得煎两次了,正所谓一锅煎不完,两锅又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始于民国》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