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61章 世家(1/2)
“茶昭容也是个妙人,成天挑衅明珠,我原以为她是个嚣张跋扈的。没想到她和其他嫔妃相处的还挺好。”崔雪霏淡笑道。
可黛想了想说道:“茶昭容的先祖茶老将军随高祖皇帝东征西战,也是立下赫赫战功的。可惜那时的高祖皇帝重用世家子弟。后来茶老将军连爵位都没捞着,就被京城的世家大族排挤去了西南镇守边关。”
雨初想了想后小声说道:“茶老将军怎么说也是开国功勋,没得爵位于他而言确实是有些不公平了。可关王修仪什么事?”
可黛继续补充:“当年西南几个小国联合起来与我朝开战。镇国公长子听闻后投笔从戎去西南参军,十几年下来领队立下赫赫战功,那几个小国也成了盛朝的附属国。镇国公长子就是因为西南战役受封的伯阳侯。可茶将军依旧没有获封任何爵位,只得了些银两和官位上的奖赏。”
雨初喃喃道:“不应该啊,再怎么说最大的功劳都应该算在茶将军头上,受封侯爵的也该是茶将军。”
可黛摇摇头:“当时朝中多是世家出身的官员,伯阳侯是琅琊王氏之后,他的父亲还是在京中颇有威望的镇国公,受封爵位比起茶将军更容易些。”
雨初点点头了然道:“难怪茶昭容成天和王修仪不对付。茶昭容的祖父和王修仪的祖父都立下赫赫战功,却只有世家出身的那个人被封了爵位。娘娘,世家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呀?我看话本子里只说世家贵女和穷秀才的故事,可世家怎么来的却没说。”
“看话本子哪会知道这些。崔雪霏笑道:“自汉武帝起崇尚儒术,官僚多以经术起家,至东汉时逐渐形成了累世公卿的状况。再到曹魏实行九品中正制,使得世族地主能够凭借家世出身参与政事。世家门阀自三国兴起,晋朝达到鼎盛,当时的皇帝想实行什么政策都需要获得世家的支持。”
可黛又补充道:“隋唐的皇帝为了巩固皇权,大力打击门阀士族,为提拔寒门之士,采用科举选仕。虽然当时还注重世家之间互相联姻,但世家势力都大不如前了。直到唐末的黄巢军队几乎把五姓七望灭了个满门,世家势力才彻底消失。”
雨初又问:“我们盛朝的五姓七望咋来的?”
可黛笑道:“当时五姓七望被灭门的几乎都是兴旺的嫡支,庶支容易逃脱些。而且我朝的高祖皇帝就是世家之后,所以又开始重用逃过那场灾难的世家后人。世家势力又开始在我朝兴盛起来。”
雨初问道:“可我朝不是也兴科举吗?如今朝堂之上已有大半是寒门出身的官员。”
“先帝登基后不久就学着唐高宗开始打压世家势力,提拔寒门出身的官员,朝堂的寒贵之势才得到了平衡。”崔雪霏回道。
崔雪霏想起祖父说过,世家大族就如同蛀虫一般不断腐蚀着王朝的根基,他们对王朝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每一个想要使王朝走向顶峰的明治之君下意识的都会打压世家大族的势力。
崔雪霏虽然不明白出身清河崔氏的祖父为何会说出这番话,但她觉得祖父说的话都是对的。她觉得祖父身上有着超脱世俗的见识,说不明白,也想不通祖父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既然想不明白就不想了,崔雪霏觉得怀孕后自己的脑子都不灵光了。听嬷嬷来说两个孩子睡醒后为了玩具又打闹了起来,自己干脆过去看个热闹开心开心。这么想着,崔雪霏扶着可黛的手慢悠悠朝孩子的房中走去。
年关将近天气愈发寒冷,姜善御免了朝臣们的早朝。除了每天都来陪崔雪霏用午膳和看望两个孩子,其他时候都在勤政殿看地方上报的折子。
茶昭容是个有毅力的,除非那日风雪很大,不然她每日午时过后都会带着热乎的茶点来到勤政殿进献给皇上。而王明珠则会派宫女送碗热鸡汤给皇上,皇上对此表示全部收下,还希望爱妃们不用如此辛苦,他在勤政殿也是有吃的。当晚茶昭容就娇声对姜善御说:“御膳房那些茶点做得哪有妾身用心。”
整个正月里茶昭容风头正盛,王明珠气急败坏。却依旧派宫女送汤给皇上喝,后来那个送鸡汤的宫女被姜善御封了御女,赐居重华宫清韵轩。王明珠得知后连砸了几个羊脂白玉的茶杯。茶昭容为此还到广阳宫笑道:“妹妹莫气,左右是你调教出来的人,她若是受宠也能帮衬妹妹些不是?”
笑话完就走,完全不理会王明珠背后摔东西的声音。茶昭容心情愉悦地对身边的青叶说:“你看,偷鸡不成蚀把米就是这副样子。”
崔雪霏距离产期越来越近,她每天除了听听雨初说宫里的八卦,就是去陪两个孩子。承明已经会走路了,走得不是很稳,每每看见她都会跌跌撞撞地冲过来想抱她大腿,吓得乳母赶忙抱起他。
可黛扶着崔雪霏坐下来后,乳母才放下承明,承明“呀呀”两声向她跑来。崔雪霏亲了亲儿子的大脑袋,又摸了摸。一旁的豚豚不甘示弱连忙向母亲爬来,口里已经能喊出“凉,阿凉!”。
豚豚爬到崔雪霏脚边就扶着母亲的腿站了起来,然后仰头咧嘴一笑,露出几颗洁白的乳牙。崔雪霏也亲亲女儿的小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宫蔷》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