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章 无意(1/2)
四点钟,依次排列整齐的规整房屋里,家家户户准时带着充满幸福的微笑走出家门,砍柴火的砍柴火,喂鸡的喂鸡,邻里不时还会打个招呼,唠几句家常。
像提线木偶一般的凡人村,每一天都和昨天一模一样,每一天都和昨天一样幸福。
平和融洽的友好氛围里感觉不到任何一丝的疲惫与不耐,让行经此处的游客不禁怀疑自己是否与他们处于同一片天空下。
事实上,凡人村四点钟的时候天是黑的。
这里的人从小就在这里生活,闭着眼睛都能上山摘草药,一度被人传言说他们村里的人是进化的人类,为了适应黑暗的生存环境,进化出了极强的夜视功能。
要不用什么解释,他们半夜上山的没有一个人受过伤?
凡人村祖祖辈辈守着的山,外号可是叫蛇山。
自从纪录片播出以后,神秘的村子理所当然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前来探访的人络绎不绝。奇怪的是,所有人都失踪了。
前来探访的人往往会避开蛇山,而失踪后,警察却发现蛇山上有他们的脚印,后以误入山中葬身蛇腹结案。
郑无意赶着热度的末班车来到凡人村,是因为她收到了《伪综艺访谈录》的邀请函。
这部综艺每一期都会聚焦现实热点事件,最大程度还原场景与原事件的剧情。一开始就把所有任务卡发放给嘉宾,不派任何的跟拍,而是根据沿途摄像头录像选择素材剪辑传到网上,是目前所有剧情体验式综艺里沉浸式程度最高的。因大部分事件都来源于现实中的恐怖、离奇案件,节目也被称为二次案发。每一期可能只有一位嘉宾,也有可能是多位,因为彼此都不知道对方的身份,究竟是嘉宾,还是剧本里的npc,互相的试探与信任也成了节目组抓人眼球的一大亮点。可以说,《伪综艺访谈录》完全是靠嘉宾的反应撑起来的,所以他们选择嘉宾从来不是根据名气,而是根据内部的观察指标,正好迎合了大众厌恶屏幕中频繁出现的流量明星共同脸的现象。
上个月,郑无意的新剧《报社青年》刚开播。在她作为一个刚入圈的边缘新人,受到各种眼神的审视前,央视力捧的正剧就已经把她送上了聚光灯的中心。
《报社青年》分为四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是一位主角的单人故事,不同时期报社里的爱国青年为了自己热爱的事业奉献终生。
中国在1905年开了国内第一家报社,郑山河的父母在此工作,从小言传身教,希望她作为家中独女能从事像他们一样体面且富有意义的工作。郑山河在报社工作十年后,平淡无力的生活让她感受不到自己的价值。她想要写真正应该被所有人知道的事情,于是立即卖了自己的房子,四处借钱,去自己姥姥家的小村子里开了家报社,叫青年报社,专门揭露帝国主义的罪行,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国内外敌对势力不断的压迫威逼,甚至用尽手段使她背上巨债,不出意外的,没什么人注意的小村子报社就这么关停了。
出人意料的,她选择了坚持。
一个人孤独的、声音嘹亮的、用青春鲜活的生命坚持到了最后。
手里拿着郑山河的手写报纸,看着她站在自己修建的广场上的村民,常常会恍惚,以为眼前的人是个二十多岁的青年,声音嘹亮的仿佛能撕裂黑暗,把沉睡的太阳叫醒。她永远面带真诚而充满希望的微笑,如果说从她口中倾吐出的真相是灰色的,那么她自己在说完这些真相之后的自发演讲,就是能让人感到幸福和快乐的任何一种颜色。
郑山河是一个个人色彩极其浓烈的人,以至于导演看到郑无意的第一眼,就让她回去了—郑无意是一个个人色彩极其淡薄的人—她看起来就不像是会为了什么事奉献终生的人,或者说,她看起来,在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什么能让她重视的东西。
当她看着你的眼睛,她明明是直视着你,但你会不礼貌的怀疑,你们中间隔着另一个人,她不像是这个鲜活世界的产物,她游离于世界之外,看着所有人。
但她能随时穿透屏障,变成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让你怀疑,你之前所想,是否皆为幻觉。
郑无意像没有听见导演让她走的声音一样,她表情平静,甚至堪称淡漠的说:“我是一个新闻工作者,我的职业就是写谁都想知道,谁又都不敢写的事。”
她闭着眼睛,揉了揉眉心,又戴上眼镜,看着来人的眼睛,恢复了平日里温柔和气又张扬肆意的样子,好似几秒前的压迫感从未卷席而来一般。
她的眼睛瞳色很浅,阳光一照宛如两块被护佑极好的琥珀,身上的阳光为她镀了一层金边。郑无意微微扬着下巴,逐渐和郑山河的灵魂重叠。
她自己给了自己一个机会,导演又给了她一个机会,两次机会她都抓住了。
没人知道她在想什么,包括只留下一个伪综艺访谈录,推了其他所有的节目邀约。她收到的邀请函上早已写明:智能任务卡会随时变化任务需求。在节目录制结束前,禁止对外宣传。本综艺共拍摄八十三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伪综艺访谈录》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