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42-巧匠纪忠(2/4)
纪忠一边比划一边说,我渐渐地明白了这引线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了。
原来,纪忠随大部从威边军处迁来丰州作院后,就被我那抛绳火球的构思所吸引,因此开始闷头琢磨该如何解决引火的问题。火石之所以能相互击打蹦出火星,主要还是因为火石中大量含有一种细微的黄色晶体。这个道理,纪忠说其实他早就是知道的。这看起来不显眼的黄色晶体,被纪忠称为‘莳’,若是将些许莳放在地上,以木板压住并使劲一搓,莳便会因摩擦而发热燃烧。
借助这个发现,纪忠找来了很多火石,敲碎后再以石磨研磨,得到了一些莳。再混以硫分别粘在两块木板上,做了许多摩擦实验,最终得到了现在这个恰当的混合比例。
解决了引火问题,要将它利用到火线上,就简单得多了。两片削得极为细小的长条半圆形,纪忠在平整的那一面上涂抹了一定量的莳,合在一起塞进引线中。用时,只需用力一拉绑好的布环,带动一块木条摩擦另一块木条,引发的火星便能引燃包裹在周围的火yao,从而达到引火的目的。当然,这莳还需得用菜油浸泡后晾干才行,因为若不如此操作的话,莳硫的混合物会自己慢慢消失与空气中的。
听完纪忠的解释,我禁不住哈哈大笑了几声。如此好事,竟然让小爷我撞到了,岂能不高兴呢!“奖,一定要奖!”我使劲地拍着纪忠的肩膀,丝毫不遮掩我的激动,“作三等军功来奖,除了奖励银钱外,我还升你做都头,今天就升。”
“大人,小的还将那火球也做了些改进。”纪忠好像根本就不关心我刚才的所说,而是继续向我介绍起来。“您看,这火球除了绑缚长绳外,小的发现在长绳的另一端再裹上一个石块后,能够大大增加火球的抛射距离。”
“哦,最远可及多少?”
纪忠很是自豪地挺着胸道:“回大人,最远可及百三十步。即算臂力小者,也能及百步。”
真是太意外了,原本只以为这种抛至火球的方式,最远能及百步,我就可以偷笑了。可现在呢,多添了三十步。要知道两军接战时,射程远近可是很关键的。如此一来,我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丁准,以后纪忠就专门负责司造这火球了,你可要好生与我待他。”我瞧向丁准,向他点头道,“另外,那马曲弩与寸札弩赶制多少了?”
“回军主,马曲弩已造四百张,寸札弩已造七百张,矢各一万。”
不够不够,离我的要求还差得远了。皱了皱眉,我又问道,“半月,你作院全力的话,可造马曲弩多少。”
挠挠头,丁准沉思了半晌,尔后抬头道:“一千,这以及是极致了。”
只一千啊,看来我的打算这次是成不了了。既然如此,便不强求了吧。
“那就给我赶制六百马曲弩出来吧,另外那寸札弩,能造多少,就尽力造多少。特别是矢,你得按每张五十的配置,在半月内尽全力与我打造好,我有急用。”
丁准点点头作应,却是没有吭声。我知道他不会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随意应承下来某事。点头不吭声,只是表示他会尽力。随后,我又像他问及身甲一事,结果却是令我极其失望。
作院有甲匠八十人不假,可他们只擅长造制式的涂金脊铁札文甲。这种身甲,是专门供指挥以上武官用的,属于传统的鱼鳞甲类。因为步军专用的步人甲,只有京城南北作坊里才能大量制造,因此各州府的作院,只为主将制造身甲。
不过丁准很是遗憾地告诉我说,这身甲他们其实从未造过。原因有二,一是造法繁琐耗工耗料耗时都甚巨,一件标准的涂金脊铁札文甲,八十名甲匠要整整工作三百天,才能造出四件来。其二便是,这身甲的全重有48斤11两6钱5分,如果加上随身军械的话,骑在马上实在是不方便。因此各禁军中,一般的武将都是不着这种铁制身甲,而均以制作精良的皮甲充之。
以前丰州作院从没有接过到制作身甲的任务,丁准他们也就根本没想过要造。那些个甲匠们,名义上还称为甲匠,实际上却是作着器匠的勾当。就算现在要赶着来做皮甲,没有半年的时间,是根本不行的。因为找皮麻烦不说,硝制也是甚为耗时的。
正当我愁眉不展时,一旁听了许久的纪忠却开口了。“大人,何不试试纸铠呢?!”
纸铠,那玩意能用吗,听说只是内殿班值才用以配上以显气势,实际上起不到什么作用的。丁准闻言,也是皱眉不语。
“大人,其实这纸铠并非常人所说的那般不抵。前唐时宣帝任徐商为河中节度使,其麾下便有白甲兵数千。徐商的这几千白甲兵,就是凭着身具的纸铠不畏劲矢,全歼了突厥的残余部属。”纪忠神情严肃地认真说着,一边说,一边盯着我看。“当然,这纸铠也有缺陷,只能及远不可袛近。不过我有一法子,可改进纸铠的制作,令其能较之其它要韧上几倍,可袛近六十步。”
哦,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就用纸铠为全军制式也未曾不可啊!只是,这年轻人,为何会懂得这么多呢?
“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宋模范丈夫》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