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四十二章 又殁英魂(1/2)
自闰六月起,满清的剃发令下激起了江南士绅平民的强烈不满,掀起了新的反清高潮。月朔,江阴清知县方亨张贴府文中的“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之言引起众怒,以阎应元、陈明遇为首的江阴义民举起抗清大旗;初十日,沈犹龙、李待问、陈子龙等率军民攻占松江府城,起义抗清;其间常熟由原兵部主事严子张起兵,太仓由民间帮会乌龙会领头,潥阳由进士钱国华起兵,嘉兴由翰林屠象美、兵部给事中李旒新起兵,嘉善钱彦林(即完淳的岳父)起兵,昆山杨永言、顾炎武起兵……
但因为彼此消息不通,起事诸军并未形成一个相互策应的整体。起兵者又多为不甚晓畅军事的士绅和战力较弱的农民军,去迎战刚刚投靠新主子急于表忠心的前明降军,无异于以卵击石。几次小规模的起义均被镇压,每被攻陷一处,清军则以屠城报复,那些刚归附的汉人将领正要用同胞的鲜血染红自己的顶戴。
至本月下旬义军攻下苏州之日,几处抗清星火已然熄灭,唯有江阴、松江、嘉定、昆山等地还在苦苦支撑。上官云不是史学专家,对这段历史的走向只有个大概的认识,脑海中残留的当时的传奇人事仍有待进一步验证,他所知的仅限于江阴、嘉定、松江之事。
对于当前局势来说,攻破苏州这样一座驻有精兵的江南经济重镇,可以称为江南抗清事业的大手笔了。
黄蜚水师占据南门,半个时辰便已清理了南门通道。“咚—咚—咚”,鸣了几声号炮,留于城外的黄蜚带着亲兵马队,意气奋发地开进城来,直奔苏州府衙,俨然是苏州之统帅。数百健儿个个衣甲鲜亮,精神抖擞,黄蜚和所部亲军均未参加肉搏所以此时显出了十二分英姿。城内的大街小巷还留有厮杀的痕迹,偶见一两个倒毙街头的士兵,更多的是丢弃于路的兵器盔甲。从各样的房屋里走出三三两两的百姓,目光呆滞地望着这一群明将。一个生员模样的中年人忽地扶墙而立呜咽出声,定目细视才发现他早已改作那满人发饰了。
“怎地?”居于马上的黄蜚看到如此情景有些不解,他以为城中稍安,定会有不少士绅前来迎接他这位光复功臣的,然而这摆起的阵势竟无人前来观望,连先期进城的兵士也成群结队地忙于追查清兵逆民,无暇顾及总兵大人的到来。
苏州人的心情是复杂的。当初朱元璋久攻姑苏不下便耍了无赖脾气,对苏州每年苛以重税及至晚年时期才减免些,苏州人是记下了这一笔仇的。到弘光初立,南明军以索晌为名暴敛横征,刮地三尺,纵兵挠民,及至清军来到各官员投降何其快也,这样的朝庭哪得人心。剃发令下的前几日几个生员也闹腾了一阵,结果便招致了清军的灭门屠杀,那动手之人却是前日里的“抗清”大军啊!乱世小民只求苟安,人们早已习惯做顺民了。不是么,江南诸城凡是反抗清军的全被屠杀殆净,而苏州、杭州人高举“顺民”之牌列道欢迎征南将博洛,清兵却未伤一草一木,军纪严过南明军很多。清朝巡府王国宝到任先是免了苏州积年的赋税,开官仓赈难民,又严惩了几家拐卖妇女的不法豪强,安抚了城中士绅。若不是清人剃发之令太过严酷,恐怕苏州民心已被收拾得差不多了。正当此时,义军围城数日竟破了这苏州城,众人惶惑,真不知何去何从了。
“杀,杀,光杀这些逆贼!”
未至苏州府衙,便听到部将张佐的怒吼声。黄蜚等人连忙打马向前,奔至府衙前,黄蜚也是吃了一惊!
见那宽阔的广场上跪着十来个身着清朝官服之人,俱脸色苍白,磕头求饶若小鸡啄米,有几个头颅已被碰破,一连串哭喊着:“将军饶命,大人饶命!”这才注意到他们的发辫已被胡乱剪去,模样怪异之极。地上鲜血淋淋,已有十来个同样打扮的人身首异处了。
“大人,那土贼跑了。”张佐浑身浴血,抱拳施礼道:“那老贼颇会消受,占了一处大园子。他自顾逃了,老小还在。弟兄们气不过,已除了老狗一家,以解我义士被屠之恨!”
又指了指面前跪下之人道:“这些都是满清走狗,罪不容恕。”猛一挥臂,“杀——”
“嚓——”数名军士钢刀砍下,十来个人头齐齐落地,滚了老远。
手下爱将如此作为,但事已至此,黄蜚便不好再说什么。“嗯”了一声便下马走进了府衙。
……
苏州府学位于蓟门北侧,青松翠柏,青砖青瓦的房子一溜三进,是个安静所在。十来名左营护卫如标杆似地立于院前,院内一杆大旗迎风猎猎作响,上书“太湖左营”四个大字,使这书香之地增添了些虎虎的威严。
然而里面主厅的气氛却是压抑的,众将围众于外,中间的几张案几合成的平板上,横躺着一位血肉模糊的汉子,那人正是太湖水师副帅孙兆奎。上官云回到娄门留守处才得知孙兆奎受重伤的消息,听到消息的上官云吃一惊,得知他已被范苍接至了苏州府学这才赶了过来。太湖水师真正让上官云欣赏的人并不多,而孙兆奎就是其中的一个。攻吴江,下苏州,这几日与他共事实是畅快,上官云以为这也是一个志同道合可以图大业的人,没曾想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明魂》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