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89章(1/1)
庄家兄弟是绝望。
同样恐惧的还有香江大大小小的银行。
整个1983年还不知道暴雷了多少银行。
1983年10月,著名港商冯景喜创办的新鸿基银行遭到挤提,不得不出让过半股份给中东阿拉伯银行,更名为港基银
行,后来又转手成为后来的富邦银行。
另一家与海外信托银行关系密切的嘉华银行,是知名商人林子丰创办的,后卖给新嘉坡侨商刘灿松家族,当时也陷
入危机,1986年,得到华夏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注资才化险为夷。12年后,嘉华银行更名为中信银行(国际)
还有其他一些银行,例如永安银行、友联银行、康年银行等等,均遭遇不同程度的危机。
总之,这场危机经历了好几年时间,到90年代才完全平复,导致整个香江银行生态大洗牌
更加直白的说法就是。
这些银行本身就是有问题的,扩张的时候实在太肆无忌惮了。
在扩张的时候,本身有没有进行任何监管。
这也就导致了,他们一路狂,然后刹不住车,出现经济危机的时候,直接滚到山沟里面了。
如果,它们真的财政没有任何问题,也不可能被林峰随随便便的一个新闻就给击败了。
最主要的还是制度的问题。
其实,在恒隆银行暴雷之后,港府就意识到需要采取行动了。
之前,香江过去一直采取“积极不干预的经济政策,政府很少干预市场。
但是银行业出现开始接二连三的出现问题的时候,香江政府明白了,自己要实在不干预,他们是能当场死给你看
的。
随后,香江政府开始立法,必须要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于是,1984年港府邀请带婴金融管理局前管理董事理查德
法兰前来考察。经过年多的酿,当时的香江立法局于1986年5月29日三读通过了全新的《银行业条例》,从此拉开
了香江银行业的新篇章。
1986年《银行业条例》中最重要的一项,是规定对银行资本充足比率和流动资产比率的限制。
所谓资本充足比率,指的是银行资本对风险资产的比率。
之前的规定是5%,香江率先将其提高到8%
值得一提的是,8%是1988年9月1日由国际清算银行提出并生效的《巴塞尔协定》所规定的全球通行的银行资本充
足比率,香江标准比世界标准提前了两年,也算是香江金融行业引领全球的表现之一。
通过1986年《银行业条例》的修订,彻底将香江金融业提升到了国际水平。
不过,现在么,香江的银行业务还是混乱一片。
《银行业条例》就连个影子都没有。
就算是这个《银行业条例》出来了,香江的银行也是混乱了一段时间,最终还是在90年代,这才彻底的稳定下来。
今天就是要下死手,玩死海外信托银行。
“又来”
李嘉成看着报纸,脸上也是忍不住发出了一个感叹的声音。
不想错过《豪门猎艳》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