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章 会见利忘义,好为事端,宠过必乱,不可大任(1/2)
钟会心中一颤。
历史上司马师杀戮果断,治军严谨,去世于正元二月二十八日(255年3月23日)
当时,文钦之子文鸳带兵叛乱袭营。
而司马师刚刚做完手术割除眼睛中的肿瘤,他因受惊过度眼珠从眼眶中飞出,为安定军心他一声不吭活生生痛死在许昌,终年四十八岁。
历史记载他在大事面前对旧友毫不心慈手软。
所以,他刚刚是真的想杀死自己。
但在危机过后的那份真情流露,却也让钟会心中落入三分暖意。
司马师,是真的拿自己当兄弟。
三人环抱在一起,似乎没有谁再去在乎什么等级观念与君臣礼仪。
司马懿半躺在床上,摸了摸自己的胡须,轻笑:
“你们啊,还年轻…”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钟会手心微颤:的确,历史记载,最后三人反目成仇,好友之间反目。自己,也落得个兵败身亡的结局。
想到这里,钟会默默握紧了背后的拳头:时间不多了,必须早日控制曹爽家眷,才能在这历史洪流中站稳步子,不至于被浪花拍死。
毕竟,他最后要面对的,将是曹魏托孤重臣司马懿,那个统一了天下的司马懿。
“太傅,时间不等人,倘若即刻发兵洛阳,控制曹爽家眷,此人极为念家。既无枭雄之姿,又无鸿鹄之志,必将束手就擒,如此一来,曹魏的政权…”
说到这里,钟会深深看了司马懿一眼。交浅言深自是大忌,但此刻自己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虽然司马懿对魏帝不无感情,但在家族和政权的权衡下,他会做出什么选择,那自是不言而喻。
果然,司马懿的双眸并无半分审视,甚至称得上赏识和赞许的看向钟会,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自然由太傅辅佐,如此一来,便可夺得北方安定,天下太平。”
说到这里,钟会开始按照自己的历史知识,讲出了关于洛水浮桥的战略部署。
司马懿眼中精光肆意,不由得频频点头。钟会所说的虽然和自己心中的大概相同,却也有很多地方带着自己独特的见解,甚至已经为自己想好了战略上的不足与缺陷。
想到这里,司马懿眸色不由得闪过几分冷意:若是此人不能为我所用,那么,假以时日,必是司马家大敌。
钟会却始终面色平静,语气不卑不亢,司马懿不由得默默对他高看了几分。
但还是难免自负,只要自己活着,便能成功把钟会驾驭。
“然父亲年迈,此番战乱,未免…”
司马师神色有些犹豫与迟疑,他自是信得过钟会的谋略。
如今三国末期,上至皇帝下至群臣无不对钟会极为赏识,称其为张良。
但战略中让父亲攻占武库,封锁城门,再驻兵于洛水浮桥。
父亲年迈,若是亲征,恐怕…
“非太傅不能服众。”
钟会语气平稳而淡漠,却是不容置疑。
看着钟会胸有成竹的模样,司马师点了点头,也打消了心中的疑虑。
司马昭倒是有些似笑非笑,仿若想起了昨日夜间王元姬对自己的闺中密语:会见利忘义,好为事端,宠过必乱,不可大任。
希望,是阿姬猜错了。
想到这里,司马昭默默闭上了眼睛。
司马懿也是频频点头,随即将目光投向钟会:
“士季,你认为,此番战役,胜算有几分?”
“十成。”
钟会语气坚定,震地有声。
“哦?如今桓范下落不明,曹爽兵权在握,又有魏帝在侧,随时可挟持其以令天下,不知士季,计将安出?”
面对司马懿的审视,钟会轻笑。
恒范其实也不过是蛇鼠两端,虽有智囊之名,但还是在儿子的蛊惑下骗开城门去向曹爽建议。
然曹爽胸无大志竟只求富贵与安稳,最终才做出那等蠢若猪狗之事。竟会自束手脚去向司马懿请降,只求半世富贵与安稳。
然,位列三公的司徒王凌,却仍为自己前进路上的心腹大患。
想到这里,钟会不由得摸了摸腰间的毛笔,气定神闲道:
“太傅眼中,三千兵士是不是远不足以成就大事?”
听到这句话,司马懿眸色瞬间冰冷了起来,杀心骤起。
司马家圈养了三千(指数量大)死士,知道此事的只有司马师司马昭兄弟二人,算得上是司马家绝密。
所以,这,可不是钟会应该知道的东西。
钟会轻笑,很快继续开口道:
“但我相信,折服曹爽,无需一兵一卒,我一人足以。”
此话一出,司马懿眸色渐渐平缓,杀心化作了欣赏与肯定,轻笑道:
“那,我便恭候你的佳音。”
“义不容辞。”
钟会拱手,对太傅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篡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