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75章 舅舅,外甥有旷世珍宝献上(1/2)
卫青又一次率大军离开了。
刘大海、霍去病四人举目相送。
刘大海敏锐的发现,卫青大军中的骑兵,换上了崭新的装备。
一大半步兵也同样换上了新式武器。
不得不说,刘彻的做事效率还是足够高的。
而且,即使在不缺钱的情况下,能够为两支大军几乎全部更换新装备,并不是一件容易之事。
毫无疑问,大汉国最先进的一批装备,就在眼前这群士兵们身上。
也只有这些与匈奴作战的兵卒,才能率先换上钢制盔甲和武器。
至于那些原本使用的武器,刘大海觉得很有可能淘汰给郡县兵了。
这相当于大汉国整体军事力量进行了一次大提升。
这次河套之战,双方实力基本没有了差距,比拼的就是将领的统军能力,将士的勇猛程度。
以及刘大海不愿提及的上天的眷顾。
卫霍二人,真是大汉国之幸啊!
目送大军离去之后,刘大海就回到刘氏庄园继续琢磨新事物去了。
想要依靠现有事物让元朔镇吸引全大汉商人,还远远不够。
至于扩建工厂和招纳工人这种事,有东方朔负责完全足够。
汉武帝时期的瓷器主要是灰陶,刘大海对此极为不满意。
就这,稍微上点档次的还很昂贵。
而刘大海则希望使用的是琉璃。
这东西后世十分廉价,用起来不但十分舒服,还极为精美,总之逼格很高。
在这个时代,只要刘大海能够成功烧出来,那每一件都价值万金。
而且,琉璃制品其实对刘氏产业作用非常大。
如果能够烧制琉璃,那玻璃自然就有了。
玻璃温室大棚自然孕育而生。
而且,自己刘氏酒也可以再提高一个包装档次。
总之,烧琉璃这是一本万利的买卖,比细盐和酒水生意还要赚钱。
尤其是这东西刚在贵族圈子里流传的时候。
想必就算是刘彻见到了琉璃制品,也会称赞其为旷世珍宝。
刘大海研制新东西的时候,能待在他身边的人不多。
曹襄自然拦不住,就算你在拉屎,他也想去跟着看看。
还美名曰山门中人拉的屎居然也是臭的。
剩下的就是牛二和那群他亲自教导的半大小子。
连秦老和张三刘大海都不放心。
烧琉璃的过程很复杂,一件琉璃制品要足足十几天时间才能烧制完毕。
就这,还不能保证一定是成品。
刘大海觉得这可能是自己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的一件事情。
虽然他知道烧制的全过程,但毕竟经验太欠缺了。
刘大海第一批一共烧制了二十多件琉璃制品。
大多为一些杯子和茶壶。
不出其所料,没有一件成品,连半成品都只有一件。
曹襄不慌不忙的把那件半成品放在手中仔细端详,而后道:“大海啊,这就是你说的宝贝?”
刘大海点了点头:“这东西叫琉璃,成品色彩极佳,能透光,是难得的宝贝。”
曹襄可惜的看着那半拉成品琉璃杯,他知道,这玩意要是成形了,通体透光,一定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宝贝。
最关键的是,这玩意是用土烧制出来的。
曹襄不懂烧制这东西的土和那灰陶的土有什么区别。
但是很明显,这玩意要比灰陶制品精美千百倍。
身为大汉最顶层的富人阶级,曹襄已经看到了这东西的市场和价值。
“大海,这玩意我能占一层利吗?到时候成了,我帮你做推广。”
跟着刘大海,曹襄已经掌握了推广一件商品的精髓。
比如说当初他在一次勋贵子弟聚会上,时不时亮一亮自己那帅气的皮带。
瞬间就吸引了一群有钱人的注意,而后他们就纷纷效仿。
为元朔镇发展注入了不少财力。
至于琉璃这东西,要是烧制成功了。
大不了他邀请长安城勋贵们吃个饭,然后把此物拿出来,供大家观赏一番。
那群人定会拼了命的想知道这东西从何而来。
也会花高价买一些放在家中,当作传家宝,
刘大海笑道:“那是自然,这东西要想流传开来,还得靠你这个平阳侯出马才行。”
刘大海并不气馁,想了想这第一次失败的可能原因后,又进行了第二批次的琉璃烧制。
等曹襄再次来到刘氏庄园之时,已经是刘大海第三次烧制琉璃了。
第二次比第一次烧制的要好的多,已经有一半的半成品,以及一件百分之九十的成品。
那是一个琉璃壶,只是壶口和壶底出了些问题。
曹襄来这次还带来了一条重要讯息,卫青和李息又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