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 > 第101章 大汉国的第一本纸质书籍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01章 大汉国的第一本纸质书籍(1/2)

目录
好书推荐:

刘大海坐在庄园里,看着手中这份送来的记录表。

今日郭解共处理了五起闹事者,其中三起都是和慕名而来的游侠有关。

而其中一起,是有游侠主动帮郭解抓捕闹事者。

曹襄也看了看,点头道:“还不错,别说这郭解还挺公正嘛!”

“我觉得此人还不错,没有你说的那么坏吧?”

刘大海笑道:“那是你对这种人的了解不够深厚,你知道把郭解迁到茂陵的那个地方官已经死了吗?”

曹襄点了点头:“听说了,所以对方才想找人能罩着他呢,这不是找到咱俩头上了?”

刘大海看了看曹襄道:“关我啥事?不是找到你头上了吗?”

曹襄心道反正我不管,我已经和舅舅说了,是你想留下那郭解干些不方便的事情。

见曹襄不说话,刘大海又道:“对了,白老他们写的劝农书印刷的怎么样了?”

因为是曹襄把造纸术和印章印刷术献给的刘彻。

所以刘彻就给了曹襄个负责印书的职务名为印书监。

从而让曹襄总管印书的事情。

而印书坊就位于元朔镇工厂区中。

虽然现在印书坊还没有开放为商用,但相信很快就会开放。

其实按理来说,印书坊早已经具备了印刷各种书籍的能力。

而且其实这半年也已经印刷了不少书籍。

但曹襄和刘大海二人对外并没有放出风声。

因为最先送来书籍的自然是董仲舒亲自注释的公羊春秋。

一本由董仲舒送来的纸质公羊春秋,在三月份就已经送到了曹襄那里。

这期间,对方不止一次督促曹襄赶紧给他印刷上万本公羊春秋。

但都被曹襄以各种借口拒绝了。

比如让董仲舒老贼去提供印刷书籍所需的费用。

对方只用了一周时间,就找来了一堆愿意提供钱财帮助董仲舒印刷书籍的勋贵。

随后曹襄只能用设备有限,每周都有印刷大量的报纸,根本没有时间再去印刷董仲舒的书籍为由,拒绝董仲舒。

就这事董仲舒已经不止一次在刘彻那里参曹襄了。

而且,就连曹襄的母亲都找过对方几次。

但曹襄丝毫不慌。

有人找他他就推给他舅舅,反正这都是大海的意思。

大海说,如果儒家的书籍第一个大面积出现在大汉国,那将会是百家的灾难。

以及助力董仲舒推广自己的儒学。

所以刘大海一直在等待白老他们把那本劝农书先写出来。

大面积流传大汉国的第一本书籍,必须是与农相关的书籍。

这也是刘彻愿意看见的。

刘彻对皇权有着极其强烈的掌控欲,他不愿意看到有任何东西可以凌驾于皇权之上。

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之说,他自然是不喜的。

如今白老他们一群人,亲身见证了刘氏庄园那些新品种的生长。

对他们有了一个充分的认知。

而这劝农书自然应运而生。

劝农书上包含着大汉国目前基本所有农作物的种植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还包括对各种工具的使用以及各种经得起考究的能够促进农作物生长的方法。

这是一本大白话书籍,而不是像那些四书五经一般,非读书人基本看不懂。

只要农人识字,就可以看懂这本劝农书。

虽然普通百姓的识字率是一个大问题,但他们农家子弟中识字的农人并不少。

所以最终还是要依靠那些识字的农家子弟来传播这本劝农书的知识。

白老等人一致同意把这本劝农书的命名权交给了刘大海。

几番推攘之后,刘大海同意了,他决定给此书命名为《农学百科全书》。

白老等人也很喜欢这个名字。

于是大汉国第一本治农书籍诞生了。

书籍上包含编纂人员,自然是白老一群人。

同样,还有赞助者:刘彻、曹襄、刘大海。

本来曹襄还打算把自己亚父带上,但卫青拒绝了。

他说此事他卫青不能参与。

印刷书籍的钱财同样来自于刘彻、刘大海和曹襄。

当然,刘彻的那份也由曹襄出。

第一批《农学百科全书》印刷出来之后,白老等一群老人小心翼翼的翻动着。

看着他们几人的名字位于第一页,一个个眼角变得湿润。

大汉国的百姓早就需要如此一本劝农书了。

一部真正由他们农人编撰,给农人们看的劝农书。

这本书并不薄,基本上每种作物都能占据两页,再加上一些注解,将近四百页。

几位老者爱不释手的翻看着手中的书籍,这都是他们这半年付出结出的沉甸甸的果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