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37章 刘彻的第一次微服私访(1/2)
最新的一批报纸出版了。
董仲舒本以为刘大海会在其拥有的版面对儒家进行批斗。
他也做好了应对的准备。
可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对方从始至终没有提及到儒家。
这周报纸第七版块轮到了农家使用。
农家同样没有提及到其他任何一家,通篇都在讲述自从土豆出现之后,这两年天下农人生活的变化。
董仲舒稍微一看,就知道这篇文章应该不是刘大海所为,而是来自于刘氏庄园的那几个大农。
第八板块让董仲舒没有想到的是,刘大海没有反驳公孙弘之言。
而是齐以一种新颖的视角,讲述了元朔县学堂学子对大汉国的认知,和他们读书的目的。
虽然字字不提刘大海之名,但又通篇都在讲述刘大海的功绩。
董仲舒在读了两遍之后,叹息一声。
刘大海没有对他们反击,而只是陈述着事实。
陈述着他这些年对大汉国做出的贡献。
相比于让公孙弘在朝堂上指责刘大海,显然刘大海的手段更加高明。
他不用去解释什么,只需把自己的功绩拿出来,天下人就知道该站在谁那一边了。
既然这份报纸能够出现在他手里。
那就说明陛下已经亲自阅读过这版报纸了,而且,并没有否认这上面所写。
陛下对华夏理工亦十分重视。
董仲舒陷入了两难,儒学毕竟是倾向于士子的学问。
对方直接搬出普通人来,他们毫无胜算啊。
刘大海被卫青叫去了,说是好久不见想和其说说话。
虽然刘大海十分纳闷,不过还是同意了。
一同前往的还有曹襄。
骑都尉每天都在进行着训练,而刘大海和曹襄则相对训练较少。
因为霍去病已经决定,不让他们二人跟着其冲锋陷阵。
相对而言,刘大海和曹襄更适合充当他的后军,为他提供粮草。
如果和他在一起,真到了战场上,霍去病会担心自己分心。
虽然刘大海和曹襄的训练减少了,但牛二没有。
自从听闻了刘大海所言的重骑兵后,霍去病就认为,牛二是一个合适的听指挥的重骑兵人选。
日后他肯定会组建一支重骑兵队,保护自己的后方。
刘大海不知道卫青这个时候叫他去叙一叙是干嘛。
但是曹襄知道,因为是他和卫青同时接到的任务。
他舅舅想化身底层民众,去看看元朔县那些底层人的生活。
如果元朔县底层人都生活的很苦,那天下可想而知。
在刘大海和曹襄离去之后,刘彻就乘着马车进入了元朔县。
和刘彻一起的自然还是隋离。
刘彻没有特意安排其他护卫。
元朔县的治安他还是很相信的。
闹事的概率比长安城都要小。
刘彻没有去元朔县的繁华区域,那里没什么好看的。
在隋离的带领下,刘彻来到了元朔县很普通的一条街道。
这里大多数是一些农人卖着自己家种植的一些新鲜素菜,和养殖的鸡鹅。
当然,还偶尔能看到一两家售卖猪肉的。
自从刘彻体味到了猪肉的美味之后,就已经下令准许养猪。
这种利于天下万民之事,他刘彻可不会因为自身原因而禁止。
而随着刘氏酒楼一道又一道用猪肉烹饪出的美食,养猪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行业。
刘彻随意的来到了一家猪肉铺前,然后随口问道:“店老板,你这猪肉怎么卖的?”
“七个钱一斤肥瘦相间的上等猪肉,客观您看,我家这猪都是自己养的,整天在林子里跑,肉质十分鲜美!”
刘彻闻言一惊:“这猪肉这么贵啊?”
店老板闻言笑道:“客观您说笑了,我们元朔县的猪肉已经是最便宜的了,若是其他地方,可能十几个钱一斤猪肉呢!”
刘彻对此不是很了解,也无法评论,转而问道:“那老板,平日里来你这买猪肉的人多吗?”
店老板想都不想道:“多啊,有时候生意好了,或者逢年过节,一天能卖出去十几头猪呢!”
刘彻心道元朔县能吃的起猪肉的人看来很多嘛!
随即又听到店老板道:“也就是我们走运,搬到了这元朔县,要还是在洛阳,现在连猪肉都吃不起。”
刘彻心道洛阳虽然不比关中富庶区域,但也是除了关中外,比较富庶的地方了。
怎么可能连洛阳普通人都吃不起猪肉呢?
随即刘彻又问道:“难道你们洛阳的猪肉是太贵了吗?”
店老板闻言笑了笑道:“这位老板,一看你就不知道了,这天下,
只有我们元朔县,只要你肯劳作,就早晚会富裕起来,其他地方,哪有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