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80章 你们的梦想是什么(1/2)
公元前123年,也就是汉元朔六年。
这一年发生了很多大事。
譬如,少年英豪霍去病,如历史所述,年仅十七岁,破匈奴王城,封冠军侯。
张骞,封博望侯,李广,终得所愿,封镇边侯。
除白羊王部落外,匈奴又一部落——楼烦王部愿意归降大汉,成为大汉国新得一郡。
此次大胜,彻底让所有人,都不再对匈奴有任何的畏惧。
而伊稚斜单于本部,因遭受重创,数年内都不再足以威胁大汉东、北部边郡。
随后,就是大汉国的皇子殿下,华夏理工的创始人之一——刘大海殿下的回归。
以及随之又带来的羌人那片广袤的领土。
虽然这一切都有些离奇。
但随着大汉国报纸对这些消息的解读,所有汉人都知晓,羌人那片土地,如今也成为了他们大汉国的又一新郡。
公元前123年秋。
刘大海躺在自己庄园里的躺椅上,听着张锦的汇报。
主要还是关于元朔学堂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
听完后刘大海若有所思,然后对张锦道:“张锦,你稍后去元朔学堂发布一条消息,就说明日我将会在那里为所有学习华夏理工学问的学子们亲自上一课。”
张锦面带兴奋的点了点头。
毕竟,元朔学堂的学子们已经等这一刻等的太久了。
他们许多人已经学习华夏理工的学问许久了,大多都自认为小有所成。
但他们至今都还没有正式成为华夏理工的子弟。
如今,这一刻终于要来了。
张锦离开之后,刘大海闭上双目开始回忆自己这几年来给大汉带来的变化。
从涉及农业的元朔犁开始,包括土豆以及各种蔬菜,涉及到军事的马蹄铁马鞍马镫以及精钢制作之法到大规模高炉炼钢。
从造纸术出现到报纸,再到精盐提炼、糖提炼、冰块制作、水泥等等一系列事物的出现。
从元朔元年至元朔六年,六年时间,他为大汉国以及注入了许多新鲜血液。
但这,远远不够。
除了土豆已经全国范围普及,其余许多事物的普及速度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迅速。
大汉国就像一片静态的海域,刘大海正在奋力的搅动使得其动起来。
但他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不足的。
现在真正能够跟的上刘大海的思想的,也就身边那几个人。
大汉需要改革。
如果是以前,刘大海对这些并不在意。
但现在,他是大汉国的皇子殿下,他爹是大名鼎鼎的汉武帝刘彻。
他就不得不去让大汉国变得更好,更强,更广。
不论是他刘大海,还是所有有机会穿越到历史中的后世人。
他们都有义务有责任,让后世华夏人在说起某处时,能够自然而然的拿出自古以来的证据。
现如今,伊稚斜本部已经势弱,而西北方的浑邪王部却势强。
刘大海觉得,现在没必要再继续发动大规模的对匈战争。
他们大汉国可以一边提升自己的实力,一边去震慑周围宵小。
等到他们大汉国以势不可挡之势出现在匈奴人面前时,匈奴人只能选择臣服。
而现在,大汉国需要人才,需要大量的人才。
……
刘大海站在元朔学堂的的操场之上。
位于其身旁的是霍去病以及曹襄二人。
如果说以前的霍去病能够无视其他人做自己觉得应该做的事情。
那么现在,身为冠军侯的他,不得不遵循那些条条框框的约束。
所以,他更喜欢和刘大海待在一起,闲着没事充当保镖还有钱拿。
虽然身后的牛二似乎也能胜任这个职位。
三人身后则是华夏理工的那些亲传弟子。
如张锦、刘碳、张安世、当利以及已经被长平公主认可的未来儿媳楚辰夕。
自从曹襄回来后和他的母亲长平详细的讲述近亲结婚对后代子孙带来的严重影响。
以及凭借那些强有力历史记载证据,长平才不再坚持要曹襄迎娶当利。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刘大海无意那个位置。
长平这才不再把曹襄捆绑在刘据的战车上。
看着操场上汇聚的一万多位元朔学堂学子,刘大海很是欣慰。
这是第一批接受了华夏理工学问熏陶的学子。
无论他们是否能够真正的理解到华夏理工各门学问的精髓,都不重要。
最重要的是他们已经踏出了那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正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而这些学子,就将会是他们华夏理工的星星之火。
看着底下的人群,刘大海挥了挥手。
人群快速的安静了下来,这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