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20章 献策(1/2)
日子倏忽而过。
王维几经删改,终于向济州刺史裴耀卿上了《议税疏》,同时更规划了圣上一行的线路,一改往日重新搭建行馆或翻修驿站的做法,而是改为征用沿途各大姓的宗祠。这些宗祠大多广屋华堂,稍加修缮即可接待圣上一行,不失体面;修缮成本由各大姓自筹,而官府则会送上由圣上或各达官贵人所题门匾,以传后世。
裴耀卿早闻王维新科状元之名,之前曾听说不少他的传闻,对他的才华半信半疑,待拿到这份言辞精要,文采飞扬,真知灼灼的上疏,翻阅几遍,连连拍案叫绝!
济州偏远,州库空虚,圣上却有二日的行程在他辖内。他正为接待圣上一行而抓耳挠腮,如今这份文书,正如瞌睡时递上了枕头!
他再也不管什么清流谏言,急着向待郎官唤道:“快快,传王维到府上来!“
半个月后,便到了圣上出发前往泰山封禅之日。
孟冬仲旬,乘舆乃出,一行人飞焰扬精,金甲鳞跃,;共数百车马,千旗云引,万戟林行,原野为之震动,草木为之风生,在太极殿前告天之后,浩浩荡荡向着泰山行进。
长安至济州两千里长路上,队伍长至数十里,头不见尾。时值寒冬,沿途各地开道,障路,清雪,奉炭,无不倍增其功。还不到济州,一路上李隆基便隐隐听到抱怨之声。
这一日,众人歇在相州城外新修的驿站之中,圣上刚刚睡下,便听到隔壁武昭仪房中传来呵斥打骂的声音。
高力士前去一问才知,竟是武昭仪嫌弃这屋中用的不是和了檀木末的元宝炭,而只是银丝炭,便大发雷霆,唤来了相州知府斥责了一番,又责令将这驿站的驿官处以二十杖。
李隆基阴沉着脸,沉着声道:“胡闹!传驿官来!“
那一身玄色黑袍的驿官,本是个连品级都没有的小吏,这一时间峰回路转,绝处逢生,虽在圣上的威严之下有些拘手拘脚,却也还算从容地行了礼。
李隆基颇有些意外,声音不免更平和了些:“ 说说看,为什么怠慢了贵人?“
驿官左思右想,咬咬牙,仰头大声道:“ 圣上明鉴!这方圆百里之内,除少数巨贾之家,普通百姓家中已无炭可用,无柴可烧!圣上封禅,自是为天下计;可这一路的穷奢极丽,却是耗尽了沿途一年的徭役税收呀!“
“大胆!“一旁的相州知府吓得一哆嗦,忙出声制止:“胡诌什么,明明你是懒怠之责!还不快快换了元宝炭来!”
那驿官骨头却是硬,仍挺着脊背大声道:“一斤元宝炭百贯,一斤银丝炭二十贯,普通的沉炭十贯……饶是只用银丝炭与沉炭,光下官这驿站中一夜所耗炭火,便有三百两之巨!况且,光相州境内这数个驿站扩建翻修所费,已花费了三千两!若贵人还要用元宝炭……这相州百姓,怕是连年都不用过了!”
明灭的火光中,李隆基的表情晦暗不明,更让地上跪着的冷汗涔涔而出。
那驿官说完这些,便伏身在地一动不动,视死如归。
良久,李隆基呵呵一笑:“尔等四品大员,倒不如一个驿官心怀百姓!“
第二日,武昭仪被贬为才人,相州知府被罢官,那小小驿官苏珼扶摇直上,倒是成了御史台中的小吏。
这些消息,如乘了风一样地传到了后面几个州中,各州官府无不战战兢兢。
随着风雪渐息,封禅圣驾一路逶迤,入了济州境内。
这一路,每隔一里设一个云帐,内有炭火,热汤与醇茶相待,供众人暖手热身,比起其它州县沿路些个华而不实的绸缎路障,更让人心生暖意,所费也更为节省。及到了歇脚处,领头的驿官将圣上一行领入了五进的高宅大院中,飞檐高梁,甚是宽旷,油漆与一旁的厢房皆是崭新,比起那翻修过的驿站,自是好了太多。
高力士偷偷瞥了一眼圣上的脸色,却是愁眉深锁,面色阴郁。
他心里暗暗叫一声不好,前面相州刚刚因所费甚高而被圣上申饬,这里济州又建了如此华屋,可不是火上浇油嘛!
李隆基一肚子火没地方出,厉声道:“唤裴耀卿来!”
不多时,裴耀卿一脸坦然地入了厅中,拜见了圣上。
说起来,裴耀卿的嫡亲姐姐在李隆基未登基时便嫁入王府做了侧妃,如今虽已仙逝,但他到底与圣上相识于微时,更为亲厚一些。
李隆基环视了一周,用手叩了叩案几,恨铁不成钢道:“裴七郎!你让朕说你什么好!相州知府被贬所为何事,你竟不知? 如今在这风口上,你又闹出更大的阵势来,你这官,还想不想再当了?!”
裴耀卿不慌不忙,拱手道:“圣上容禀!此处虽高屋华堂,却未曾征用当地徭役,亦未曾花费州上库银!”
他抬头看李隆基略略吃惊的眼神,不由得意道:“此处,本是当地大姓徐氏的宗祠,世代商贾,家财颇丰,早早就筹集了一笔费用于翻建;下官不过是与他们商议,让他们赶了赶工,提前一月完成, 以备接驾之用!日后,这加建的厢房亦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更在长安外》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