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75节(1/3)
一旦陷入某个状态,他的学习能力便能快速增长。
这种状态甚为不凡。
如果从小习武,以他的天赋早就超越段家所有高手了。
“这小子人品还真不错。”顾恒见到段誉表现,心中满意点头。
原著中,段誉有些舔,现在却没有。
而且,颇有君子之风,倒值得培养一番,治理一地。.
98天龙归属 三十六重天之第二重天(1/5,求订阅)
是的,顾恒又有了收拢这一方世界的心思。
一方面是是因为宋朝的赋税实在太重,民生凋敝,与其让宋朝收刮着民脂民膏,还不如将这一方世界划分到大乾治下;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心中的计划:三十六重天计划。
道家将天界划分为三十六重:即三十二重天+三清天+大罗天。
三十三重天的划分其实是佛家的。
说赋税重,这可不是顾恒自己说的。
无论北宋当代,还是后世,对于宋朝的评价都是如此。
北宋官员晁说之:宋之赋役几十倍于汉。
《资治通鉴》副主编刘攽更是写诗说:官家不爱农,家贫弥自忙。未知秋成期,尚足输太仓?
【意思就是忙碌一年,收成之后的粮食还不知道够不够交税。】
老小相依来就南,南人丰年无自食。——王安石
哪怕到了南宋,占据了富庶的江南水乡,境况也没有变好。
古者刻剥之法,本朝皆备。——南宋朱熹
而现代的定论就是:宋赋十倍于汉,五倍于唐。
具体数据而言:
田赋一年两次,合计约20%;几十种杂税:合计约20%,加起来便是40%了,百姓的收入直接去了一半。
这还不算完,还有人头税。
贫困地方,男子一年交一千文,富庶的江南,一人一年交三千文。
按25祥符元年(1008年)粮价,70-80文一石算,人头税折价就是每丁每年1692斤粮食,江南为5074斤粮食。
【宋朝粮食涨幅很大,宣和四年(1104年),达到了3300文/石(宋一石即现在的118.4斤),涨幅达到了47倍,这一个就不细算了。】
这么薅?
哪怕江南的人再富,那也被薅秃了啊。
所以,当时的人多有溺死婴儿的做法。
何也?
交不起钱啊!
几千文可不是小数目,折算粮价后,就算换到现在的年代,那也不是一笔小数目。
而且是每年都交。
这还不算完,还有各种纲,大家耳熟能详的茶纲、花石纲(水浒有描写)……
宋朝一朝,数百次农民起义,就连江南也出了一个方腊,可谓相当有牌面。
那后世宋朝为何被那么多人吹?
第一,因为对比,宋朝与现代社会比的确不太好,但对比其他封建朝代却名列前茅,也算是相对富足、安宁。
宋朝:能打的好像没几个啊,唉,人生真是寂寞如雪!
第二,吹的是什么人?文人或者自诩文人的人。在宋代,如果是士大夫阶层,那生活自然是乐无边的,不用体会底层百姓的水深火热。
所以,后世的文人自然大吹特吹。
鉴于此,顾恒对于将天龙这方世界收拢到大乾体系之下并没有什么心理负担。
去掉苛捐杂税,只有十税一的农税,这简直就是万家生佛,圣皇在世了。
这对百姓是极好的。
第二,对顾恒自己也是极好的,多一方世界在手,他手中的力量又会变得更加强大。
下定了主意,顾恒便思量起计划来。
占据一方世界,首先就是人员。
“第一,当然可以从射雕世界调人;第二,本土世界的人员也可以招揽一些。”
“段誉、乔峰、黄裳!”
想了一阵,顾恒便思考到了这三人。
此时,黄裳才五十岁,任福州知府,还没有校验《万寿道藏》!
而段誉、乔峰,人品方面也没有大的问题。
“只是段誉嘛,治理国家或许不太行,到时候给他配几个文臣下属便是了。”
想了片刻,顾恒便将之后的计划定下。
来到外面,顾恒开始吞纳月华,补上白天的修行。
顿时,一条月华长河倾泄而下,将整个镇南王府都笼罩着,让其看起来恍如仙境。
段誉站在院中,神色震撼,运转心法,却毫无办法。
顾恒此次聚拢的又不是天地灵气,只是月华,没有特殊法门的段誉自然无法吸收炼化了。
不过,他也不气馁,反而镇定心神,在自己小院里修行起来。
渐渐的,也入了佳境。
等修炼结束,已经是半夜时分。
段誉满脸欣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低武到洪荒,我创造了神话仙武法(全本)》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