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35章 圣旨(1/2)
陆白怀疑自己没睡醒,默了片刻,不确定地问,“金銮殿?”
“是的,陆大人,”秦忠恭敬地给出确定答案,“奴才伺候您更衣。”
陆白疑惑,没问,由着秦忠伺候,心下开始揣测崔玉竹的用意。
什么样的大事要把自己宣到金銮殿?
一路而行,有个答案呼之欲出,陆白却总是不敢去深思。
金銮殿的殿门大敞,长长的台阶两旁全是侍卫,陆白在秦忠的引领下一路往上。
秦忠率先走进,陆白停在殿外等候,他穿着朝服,门口风大,脚步停下寒冷便随之而来,还好,等待的时间并不长,内殿高喊:“宣,京兆府少尹陆白觐见。”
陆白理了理被吹乱的发丝,跨步走进金銮殿,他走得沉稳,没有与高座的帝王对视,直到行到正中,跪身俯首叩,高呼:“微臣陆白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崔玉竹的声音在高位响起。
“谢皇上。”陆白起身,垂着眸,没有抬首看崔玉竹,也没有看两侧的文武大臣。
“秦忠,宣旨。”
两侧大臣互相对望,左思右想、冥思苦想,也想不出帝王为何把陆白宣上殿,又要传什么旨意,却又不敢在现下谈论,只得心中猜测不停。
微有周素,不动声色地打量着崔玉竹,手不自觉微微蜷起。
秦忠从崔玉竹身侧跨出,“陆大人,请上前接旨。”
陆白再次掀袍跪地。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有京兆府少尹陆白温文尔雅,卓尔不群,朕心甚悦,即日起侧立为后,不日举行封后大典。”
秦忠音落,大殿顿然安静,落针可闻。
几个呼吸后,百朝文武大臣齐齐跪地。
一石激起千层浪,“皇上三思。”
此刻,也顾不得谁位高位低,谁该先上前劝阻,此等旨意一出,谁最先忍不住谁上,刑部尚书李策最先道:“皇上,陆大人男子之身,又是京兆府少……”
“他是谁朕比你清楚!”崔玉竹站起身,冕旒左右摆动,他厉声高喝,“朕的旨意什么时候容得尔等质疑。想要文谏,大可以递折子往上,朕批过,原封不动送回。想要死谏,大殿上柱子多的是,随便挑一根撞,太医就在旁边,保证死不了。”
文武大臣你看我、我看你,愣是没人敢上前再说一句话。
“陆白!接旨!”
陆白抬眸往上,两道视线瞬间撞在一起,他读得懂崔玉竹的言外之意。
以雷霆万钧之势降下圣旨,他是在告诉所有人、也是在告诉后世百代。今日今时,所有一切,皆是帝王以皇权压迫,身为臣子的陆白无力反抗。
所有的言语只会落在帝王身上,不会拍打陆白一分一毫。
陆白知道崔玉竹想要自己怎么做,他想要自己立身反抗,他再以皇权施压,将胁迫的罪名作死在身。
两道视线撞在一起,谁也没有挪开,就那么静静地对视。
文武大臣你看我、我看你,用眼神推搡着对方赶紧上前劝阻啊……
谁都想劝阻皇上,又谁都想让对方劝阻皇上。
李木作为礼部尚书,此刻不上也得上,“皇……”
“李爱卿挑好柱子了?”崔玉竹视线短暂的离开陆白。
李木:……,年近花甲,不用多久就要功成身退,撞柱子也拉不回帝王偏执的心,过后写道折子劝一劝,尽到臣子的本分就行,就那偏执的皇上,听不听的,他也决定不了。短暂地权衡利弊,李尚书放弃说话。
众大臣内心腹诽:不是说礼部尚书是个只知礼法的迂腐、不懂变通的老头?就着?
众人只得把视线看向周素,毕竟这人是陆白的上级,怎么着也得劝两句吧?
岂料,这位周大人只是垂眸跪着,完完全全不理会周遭所有的视线。
众大臣:不是说京兆府少尹轴得没边吗?就着?
就在众大臣腹诽不已之际。一上一下两道视线还紧紧相撞,须臾,陆白垂下视线,俯首叩地:“微臣遵旨,谢主隆恩。”
内殿鸦雀无声,没有一人开口。
秦忠躬身步下台阶,将圣旨递给高举的双手之上。
陆白捧着圣旨,立身站起,垂眸没再看崔玉竹。
“退朝!”
稳如沉山的两字,落下早朝的帷幕。
众大臣交头接耳、压着声行出大殿,只有陆白站在原地未动。
秦忠默默从殿门退出,厚重的大门缓缓关上。
偌大的金銮殿只剩两人,一上一下默默对视。
片刻,崔玉竹步下龙椅,与此同时,陆白提步往前。
崔玉竹没再动,站在龙椅前,目光温柔地落下,看着一步一步登上高位的人。
帝王的手背在身后,随着陆某人的靠近,一点一点的聚拢。
这一次,终于……,帝王窃窃地想,这一次,终于是陆白走向自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皇帝陛下,以命换命吧》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