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十一章 回车(2/4)
好书推荐:
热情让他们相爱。
因为,在黑暗的走廊,在寂寞的楼梯,黑暗之中,彼此的呼吸声是如此清晰和响亮。像是鼓点正敲在心上。这热情是如此的猛烈如此让人不可思议。但他们还是相信彼此爱慕因为人类需要爱情,人类相信爱情。”ok啦!黄昏几个回车下去,一首诗出现了。“这样也行!”杨柳感叹,眼睛都瞪圆了。柳青青点了点头,说:“还算可用。组诗,有一两首不怎么样,也不打眼的。你那首〈致橡树〉已经足够优秀了,先声夺人,也就没有人会怀疑你的水平。反而会试图去寻找后面几首很普通的诗当中的微言大义。评论家就是做这个的,你放心,圈子里都是我的熟人,不会出什么问题。”黄昏“哈!”的一声,眼睛一亮,既然都是自己人,自己还费个什么劲,老子随手写就是了。于是他又开始做诗了。这样写诗真是心情畅快,想怎么弄都可以。好,就让柳老头受一点惊吓。“〈北京下雨了〉北京下雨了。在二月,很冷的冬天,下雨了。看来,天上比地下要温暖些,还不足以形成雪花。完毕。”“这叫什么诗?”杨柳瞪圆眼睛问。“昏体诗。”黄昏得意一笑。柳青青大人猛烈地咳嗽起:“这也可以用?”“什么?”黄昏倒是愣住了。柳青青一咬牙:“反正是现代诗,我说是诗就是诗,读者可以被无视。不过,第四首你必须给我不过去了。”“如你所愿,大人!”黄昏轻松地吹了一声口哨:〈给手〉眼睛看到的是一个视觉的梦它醒来触及的是一个视觉的梦而在梦中对每一把真实的锁仅有一把真实的钥匙而他在某个另外的梦中此是不可见的是一把真实的门的钥匙它同时打开水和天空它已经在向下的河中我的手抓住它我真实的手而我对手说转动打开河流更大的惊骇。“黄昏,我头晕!”杨柳说。“快给我速效救心丸。”柳青青编辑捂着胸口就要往地上倒。编辑大人这一气在家里休养了好几天才缓过劲。不过,黄昏那几首诗还是顺利地登上了国家一级刊物〈诗刊〉。这是他第一荣登纯文学刊物,算是得到了社会的承认。终于有可以拿得出手的东西啦!黄昏这么感慨。老子现在不是写手,而是作家。多么神圣的称号!当然,代价还是要付出一点点的。黄昏给老头子送了十条中华香烟过去,算是对病人的一点慰问。给病人送烟也算是一种不同寻常的行为。后,老头子还真是够意思。“要多少字?”大概是处于一个写手的职业习惯黄昏很自然地问起了篇幅。作为一个职业作家,能够驾御自己笔下的字数是一个基本的素质。以前做职业写手的时候,有一个杂志社曾经向黄昏约稿,给出了一个故事,让黄昏写一篇两万字的文章。写好后,因为排版的问题,那边来信说,字太多,要压缩到一万字。如果是一般人,如果文章写好,要活生生被人砍一半下或者故事或者叙述性的文章,若要增加字数,有几个办法很好用。一是增加对话,让对话尽量拖长。两个人见面,本中的对话流了。当然,对话太多,读者会看得郁闷。这种增加字数的办法比较苯。还有更加技巧的办法,除了对话,作者还可以增加一部分景物描写和主观性的评论。或者散开了写,到正题的时候再收一收,形散而神不散。手段是多样的,稿费是丰厚的。反之,如果要缩减字数,去掉这些不必要的东西就可以了。职业作者就应该有职业作者的专业素养。这是黄昏这些年的体会。屡试不爽。听到黄昏这么问,柳青青和女儿杨柳笑起,你还不知道,诗歌没有篇幅上的要求。对篇幅有要求的,那已经是长诗了。另外,诗歌的稿费也不是以字数来决算的。“诗歌的发表仅仅是一种荣誉。尤其是上《诗刊》,那代表你已经是一个真正的诗人了。”柳青青说。“这就好,这就好。”黄昏有点不好意思,说:“我是写惯了小说的,还真是对业务不熟悉的说。”“你这句话有很大的语病,什么叫‘还真是对业务不熟悉的说’,那个‘说’字有你这么用的吗?”柳青青立即指出黄昏的错误:“文字是神圣的。要注意你的语法。”黄昏汗颜,这都是网络的错。他在网络上已经习惯使用这种非规范的汉语,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好了。”见到黄昏脸上的羞愧表情,柳青青欣慰一笑:“把你的诗稿给我看,我选几首。”“诗稿?没有没有。”“什么,没有?”柳青青立即被黄昏的无礼给气坏了。他也不是没见过这种莽撞的小伙子,不过,凡是来《诗刊》社的文学青年、著名诗人,哪一个不是带着一大捆诗稿过来,希望得到自己的提携。因为现代诗这种东西的评判标准比较混乱。有的诗你读起来觉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重启》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