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十三章 钱去哪了?(1/2)
好书推荐:
“砰砰砰!!!”
剧烈的敲门声,吵得张云心烦。“要死啊!!大清早的能让人睡觉不?”张云气愤的大喊道,随即拿被子蒙住脑袋。自从那一晚的夜话后,孙策一连好几天都没来找张云,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张云也乐得过几天的清闲日子。“子昂快起来,公瑾来了,在外面等你呢。”门外传来了孙策兴奋的叫喊,屋内的张云听到公瑾两个字,瞬间清醒了过来,衣服都没来得穿,打开房门探出一个脑袋。“真的?”“我骗你干嘛?赶紧的。”砰!孙策话都还没说完,猛然关上的房门差点把孙策的鼻子夹到。“伯符,这人就是你说的大才?”不远处,一人坐在院落中,端着一碗茶水,淡淡的说道,脸上还带着几分笑意。周瑜来的路上,孙策就不停的给周瑜灌输张云有多么厉害,听得周瑜耳朵都快起茧子了。不过周瑜还是比较相信自己这个好兄弟的眼光,不是什么人都能入他法眼,能得到孙策这么高的评价,周瑜对张云也颇有几分兴趣。特别是有关孙坚和士族的观点,尽管孙策嘴比较笨,不能很好地转述张云的原话,但是周瑜还是很快的就把握到了其中的重点。就算不是大才,也是一个难得一见的怪才,这是周瑜对张云的第一影响。装好衣裳,张云这才大开房门,映入眼帘的,除了孙策,就剩下厅中的年轻男子,不出意外的话肯定就是周瑜了。原谅张云此刻的词穷,对于周瑜,张云就一个评价,帅,是真tmd帅。孙策也很帅,不过已经看了半年多,有些审美疲劳了。但是当两人站在一起时,竟然有种交相辉映的感觉,没有任何一方压倒另一方,反而是衬托出彼此的优点。冬日的光阳很柔和,但是两人散发出来的光芒,竟然有些刺眼。我去,不愧是周郎和孙郎,天生一对,自己要是加入进去的话,会拉低整体的颜值水平啊。“想必这位就是周瑜周公瑾了吧,久闻周郎之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作为主人家的张云率先引了上去,虽然孙策这个恶客没有通过张云同意就自己就闯进来了,也没有提前告知张云,但是该有的礼数还是要有的。众人一阵寒暄,没孙策啥事,主要是周瑜和张云都是第一次见面,多多少少还是要客套一番。眼见着气氛逐渐热烈起了许多子昂的事,我对子昂关于百姓与士族的说法,有一些疑惑,能否请子昂为我解惑?”来了,正戏来了!周瑜作为江东集团的二号人物,与孙策并不单单是主臣的关系,两人更像是合伙人,一同创建了江东集团。今天这一仗,如果成功的拿下了周瑜,那张云就有信心能够坐上江东集团的第三把交椅。“敢问公瑾,何为民意?()?()”“自然是天下人的看法。()?()”
“对也不对。?()_[(.)]???&?&??()?()”
张云摇了摇头,“民意分两种,广义和狭义。()?()”
“此话怎讲?”周瑜来了兴趣。“广义上的民意,那自然是天下人的意,但是寻常百姓口中所言,往往繁杂且粗鄙,众口不一,且短浅片面,对当权者来说毫无意义,当权者看的是全局,而百姓只能看到自家的一亩三分地。所以治一国者,治一郡者,哪怕是治一乡者,往往都不会在意百姓口中所言。他们在意的,是狭义的民意,也就是士族,包括豪强、富商、读书人的意见,这些人站得高度与当权者相当,而且说的往往都是引经据典,条理清晰,能给当权者带来一定程度的帮助。但是问题就出在这里,绝大部分人的意见被拒之门外,只有小部分人的意见能够传达上去,所谓的民意,也就变成了狭义的民意。当只有一小部分人的声音能被听到,那么会不会出现刻意隐瞒,刻意蒙蔽上位者的现象呢?当然会有,所以这也叫作话语权,渐渐地就,一步一步演变成了权利。这一小部分人,能够代替所有人吗?这一小部分人会有私心吗?答案是肯定的。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败。官商勾结,官官相护,私并田产,豢养私兵。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当这一小部分人掌握了权利,那或多或少,必定会为自己或是家族谋取一定的利益。久而久之,这一小部分人便代表了天下人,这一小部分人,便掌握了大量的资源。若是平常年份,那倒还好,百姓能够勉强活下去,倒也相安无事。一旦出现灾年,这一小部分人想到的第一件事,不是赈灾救民,而是低价收购百姓手中的田地,高价卖出囤积的粮草。百姓为了活下去,只得卖儿卖女,卖掉自己赖以为生的田地,最后沦为世家豪强的佃户。那朝廷,朝廷在干嘛呢?朝廷在救灾,在开仓放粮,在赈灾救民,一次救得下来,两次也救得下来,那么十次,百次呢?士族豪强手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三国:我在江东做股东》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