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七十三章 大清洗(1/2)
好书推荐:
“少主,各大家族的人都到齐了。”
周瑜放下手中的竹简,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对于自家兄弟的能耐,周瑜是一点也不担心,比起前线的战事,周瑜有着更为重要的事情要做。相比起历史上的大都督,现在的周瑜无论是看事还是做事,思虑的东西都要多很多。不是说打下了丹阳郡就能掌控丹阳郡,光靠武力掌控地方,只能算是军阀。经过张云点拨的周瑜清晰的明白,士族的能量到底有多大。没有他们的支持,就算是孙策坐上了丹阳太守的位置也无济于事,根本发挥不出丹阳郡的全部力量。本来这些事是该张云操心的,但是张云现在在忙着组建情报部门,所以这件事就只能落到周瑜的头上了。凭借着周氏少族长的身份,哪怕周瑜现在只是孙策军中的一名行军司马,并无实职,也能将整个丹阳郡的士族召集至宛陵相聚。丹阳郡的治所宛陵地处丹阳中部,若是单论富庶的程度,北边沿江的几座城池不在宛陵之下。宛陵更多的是承担一个政治中心和军事中心的作用。只是过去一段时间,丹阳郡被袁术掌控在手中,相比起丹阳郡中的山越人,袁术更在意的是丹阳为自己提供的赋税和兵源。整个丹阳郡的中心不断地在向北迁移,以至于宛陵身为丹阳郡的治所,已经快要名存实亡了。不过周瑜却不打算沿用袁术的政策,而是打算重铸宛陵昔日的荣光。山越,是丹阳郡永远绕不过的问题。北部诸县背靠大江,依托水运带来的便利,发展得较为富庶,那也只是相较于丹阳郡而已。若是将这几县放到淮南,放到中原,那根本排不上号。所以即便是将北部诸县开发得再好,短时间内也难以追上中原那些真正的大城。而且丹阳郡真正的隗宝,也是能让丹阳郡发展起,迅速崛起的陵阳县就是最好的例子。宛陵作为面对丹阳山越人的桥头堡,在张云和周瑜的心中,重要程度远比北边的一两座城池要大得多。出征前的会议上,在默认丹阳郡已经是自家势力范围的前提下,宛陵是被重点标记的。这也是为什么周瑜没有去往前线,而是选择驻扎在宛陵的最大原因。“诸位久等了。”周瑜拍了拍脸,换上一副职业的笑容,努力地做着这些他并不擅长的这些事。整个丹阳郡的士族代表们纷纷起身还礼,其中还包括孙策并未攻下的北部四县的士族,甚至还有隔壁吴郡的士族。这些士族眼瞅着情况不对,也屁颠屁颠的悄悄派人来到宛陵投诚来了。众人心中庆幸着还好自己没有过早的站队。那些早早站队刘繇的士族,性命肯定是无忧的,但打压是一定的。()?()愚蠢!()?()
众人心中不约而同的闪过这个念头,唯有中庸之道,方能使家族长盛不衰。()?()
雪中送炭自然是比锦上添花强得多,但锦上添花可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绿豆汤清热的作品《三国:我在江东做股东》??,域名[(.)]→2→+?+?→()?()太早下注,赢了固然能赚得盆满钵满,但输得可能性更大。
能不能赢,下没下对注,这炭送没送对人,就看自己的眼光和胆量了。如今刘繇大势已去,丹阳郡重新回到袁术的怀抱之中,众人纷纷表示愿为左将军效力。这就足够了,为袁术效力,自然也就是为孙策效力,现在不需要分得那么清楚。在孙策实际控制整个丹阳郡后,丹阳太守不可能是别人。以前的丹阳太守就是吴景,如今变成孙策,对于袁术而言都是孙家的人,没啥区别。孙策的能力目前看起来比他舅舅强多了,袁术应该是乐于见到这样的局面的。而且有杨弘吹风,加上孙策身为袁术的义子,却主动放弃了庐江太守的位置。于情于理,丹阳太守的位置怎么样都跑不掉。至于脱离袁术后,这些个士族该怎么办,周瑜表示这就不是该自己操心的了。张云那家伙鬼点子多得很,他实在的,这些东西接触的越多,周瑜就越厌恶自己这个少族长的身份。士族之间的龌龊令周瑜作呕,将来成了周氏的族长,还要亲自参与其中,周瑜光是想想都觉得恶心。相比起这些,周瑜更向往的是和孙策纵横沙场,快意恩仇。可是现实往往都是很残酷的,周瑜能够预料的是,自己光明正大的出现在宛陵帮助孙策处理内部的事务,也就代表着自己已经出仕了。既然已经出仕了,自己这个周氏的未来继承人,袁术是不可能视而不见的。寿春肯定是要去一趟的,只是去容易,能否回得来,那就是一个未知数了。周瑜此刻,已经做好了袁术把自己强留在寿春的心理准备。反正周氏明面上投靠的是袁术,不是孙策。自己无论做什么,代表的都是袁术,而不是孙策。临走之前,就让我再帮伯符一把吧。打定主意,周瑜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狠意,有些事,伯符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三国:我在江东做股东》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