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二卷 飞龙在天 第二百零一章 面子重要还是里子重要(2/4)
好书推荐:
是,搁在刘备这里,却是极度的为难。
刘备的表情,马上便又两难起来。原因很简单,刘备是打着仁义的旗号来打天下的,就算是“不仁不义”的攻夺益州,但对部下也是极力的约束军纪,严禁他们侵扰百姓。但是现在,如果他公然放纵部下劫夺田产,掠夺女人钱财,这般做法,岂非等于背弃了自己仁义之名,自己抽自己的嘴巴。诸葛亮当然知道刘备的为难之处,所以一看到刘备拉长苦脸,便马上宽慰道:“现下乃生死存亡之秋,主公为了兴复汉室的大业,做出这等违心之举,那也是无奈的选择。对于那些受到损害的蜀中士民,将来主公平定天下之后,想怎么补偿他们都可以,相信他们也能理解主公的苦衷。”诸葛亮就是诸葛亮,为什么他能让刘备言听计从,那是因为他不但有聪明的头脑,而且还有一张三寸不烂之舌,无论是光明正大的,还是为人不耻的计策,他总能为刘备找出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到了这般地步,梯子已然搭好,刘备岂有不顺梯下阶之理。长叹一声后,刘备万般无奈道:“事到如今,也只能如此了,为了兴复汉室的大业,我也只有违背一次良心了,希望蜀中士民将之后,刘备似乎已经从关羽之死的悲痛中抽身出来,此时此刻,那番失魂落魄的表情不再,曾经的那个枭雄之姿,似乎又在迅速的回复。见得此状,诸葛亮便道:“主公,恕亮直言,虽然说现在一切都还有挽回的机会,但我们也要做最坏的打算。”“最坏的打算,军师是指……”刘备的眉头又皱了起来。“那便是益州无法攻克,荆州又回不去,将士离心,军心溃散。”诸葛亮不情愿的做出回答。刘备轻吸了一口凉气,背上涌起一丝寒意,默默问道:“那军师以为,当如何做这最坏的打算。”诸葛亮凑上近前,低声道:“主公可派人去汉中秘密的结好张鲁,一旦事有不济,主公便可仿效当年依托刘景升之计,北上依靠张鲁,再想方设法赚取汉中,然后再北出关中,进取中原,则汉复汉室的大业,依然存有希望。”“张鲁,汉中……”…………襄阳。牛金带着满宠的人头前来归降,这确实有点出乎刘封的意料。因为刘封知道当阳的曹军尚有满宠在,此人一向是个忠于曹艹之辈,而且他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去堵住通往房陵的道路,所以他尽管修书借曹仁之名去劝降,但原本也就没抱多大希望。万余曹军,再加几乎所有的关羽军,荆州奇袭战进行到现在,刘封在损失了不到千余兵马的情况下,不但意外的拿下了襄阳,而且陡增了近三万的降军,实力在短短的时间内大增。只是,降军虽众,但在人心未定的情况下,刘封自然不能把他们当作嫡系军来使用。而现在的情况是,刘封短时间内地盘剧增,而能够用于占领这些新占地区的可信军队又太少。这个时候,庞统给刘封出了一条计策。现有的江北一万长沙军,其中五千用于守江陵,五千用于守襄阳。关羽的一万降军,则调去北渡汉水,夺取樊城,新野等荆北要地。曹仁的一万降军,则被调去向西进攻宜都。以家眷相威胁,则可最低限度的减少这些降军背叛的可能姓。至于沙摩柯的一万蛮兵,刘封则尽数命其开赴荆北,他必须要赶在一个人之前,夺取新野要地,断绝那个人北退的归路。(未完待续)(四更至,长松一口气,总算是说话算话,呵呵,顺求些订阅了。【无弹窗】)此刻,整个大帐已乱成一团,到处是断布木屑,案几、文书统统被劈了个粉碎。而刘备,则披头散发,以剑支撑着身体,低垂着头,如同一樽会喘息的雕像一般呆坐在那里。他气喘如牛,脸色苍白,双颊滚动着热泪,整个人是无比的失魂落魄,仿佛经历了一场大病一般。一代枭雄,何曾有过这般不堪的时候。诸葛亮轻叹一声,轻声道:“主公,人死不能复生,还望主公以大业为重,节哀顺便才是。”在一通挥剑乱舞之后,刘备心中的悲愤之情仿佛得以发泄,整个人也没先前那般狂戾了,但是,那般刻骨铭记的痛楚,岂能就这般烟销云散。“是我养虎为患,是我对不起云长,都是我的错。”刘备颤声自责着,语气中有几分哽咽。他想起了自己当初要收刘封为养子时,关羽曾经一力的反对,而自己却执意不听的旧事。如果自己听了关羽的劝,还会有今曰的悲局吗?“主公无需自责,凡事自有定数,岂能事事都在预料之中,或许,这就是云长的命数。”诸葛亮拿所谓的命数,或许能减轻他心中的那份自责。刘备同样不是一个信命的人,如果他信命,当年徐州失败之后,早就应该回家安心种田去了。不过,在听了诸葛亮的劝说后,刘备的心情似乎平静了一些,他收剑归鞘,稍稍的整理了一下散乱的头发,神情渐渐的恢复了一些。拭干净了眼角的泪水后,刘备沉声道:“军师,云长之仇,不可不报,我打算撤雒城之围,亲自率军东归,为云长复仇血恨,你以为如何?”听得此言,诸葛亮的眉头微微一皱,刘备所说的话,也正是他为何急匆匆的赶到雒城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三国之战神刘封》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