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5章 村里的三宝(1/2)
我出生在一个叫做红梅村的地方,这里四面环山。要说这个村子给我的印象,不是淳朴的民风,而是穷山恶水出刁民。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个村子有三个响当当的人物或者说群体,一是守村人黄水共,精通村子里各种礼节、祭祀仪式;第二个是被拐来的一个妇女水珠,姓什么已经没人知道了,只知道大家叫她“肖水珠”(疯水珠的意思),这几年精神越发异常,闹出不少笑话后,可能是被家人关起来了,好几年未见到;第三个则是一户人家,除了父亲和傻得没那么厉害的老二,其他家庭成员都是傻子的傻窝。
当然,我本身也是一个刁民,只是没有“位高权重”到与上面几位齐名而已。
我叫黄志明,一个落后乡村走出来的普通大学生,姓黄,是因为我们这个村以前叫黄家村,都是姓黄,只是后来外来户越来越多,加上一个镇子上有好几个黄家村,所以最后改名叫红梅,至于为什么叫红梅,我就不得而知了。
要说为什么叫志明,其实和老家整体文化水平较低有关系,我刚出生那会儿,因为计划生育的原因,父母跑到了外地生下了我,刚开始叫黄春生。后来回了老家,大家都知道,农村起名前都要看看八字,看看五行缺了啥。算命先生掐指一算,我五行缺土,所以改了个“志”,反正那个年代“士”、“土”不分也很正常,一个“志”就权当补了土的缺。
那我不是应该叫黄志生吗?巧了!村里有个人叫黄志,这名字也就顺带全给改了。
在我们村,小时候大多数人都还住着泥房,不同于土楼的构造,这种泥房的构造更像是四合院,一个泥房住着好几户人家,大家要嘛都是亲戚,要嘛就是同一个生产队的。住的起蚵壳厝或古厝的,都属于当地的大户人家。
蚵壳厝是用蚵壳、砖石砌成墙,大面积的灰白色蚵壳与花白色花岗石、红色砖一建造成的房屋,当然这种房屋在我们这比较少,因为四面环山不靠海,蚵壳的来源多是因为有些村民开始做海鲜冻品生意后,照着沿海乡村建筑风格依样画葫芦。
古厝则是我们这边的方言,一般和祖祠是一体的,是一种模仿“皇宫式”的建筑风格建造的,屋脊高翘,雕梁画栋,门前墙砖浮雕,窗棱镌花刻鸟,门墙厅壁书画点缀,可以说住这种房子的都属于书香世家或名门望族了。
当然我家都不属于这两种类型,从泥房也只能过渡到最普通的砖石自建房。而我家的邻居之一,就有傻窝一户。
傻窝一家姓戴,是外来户,现在还住着泥瓦房,男主人叫戴添金,女主人姓什么大家也不在意,叫秀珠,我们都叫她憨秀珠(方言,傻秀珠的意思),这户人家有三个儿子,叫什么依然没有人知道,都叫大傻子、二傻子、三傻子。
在重男轻女的年代,这一户人家三个儿子可谓是多子多福,但奈何都是傻子。从在我记事起,就没见过二傻子,村里人都说只有二傻子傻得没那么厉害,大傻子和三傻子都傻出天了。
虽然二傻子没那么傻,但都说他坐过牢,从小就偷女人胸罩、内裤,长大了出去混,结果因为强奸被抓了起来,前几年才放出来,但却一直不肯回来。他的父亲只要听到别人说二傻子,就会气得骂娘,当然骂的是二傻子的老娘,回去还要收拾一下憨秀珠连带着两个在家的儿子。
要说起来,这个戴添金在村里口碑极差,早些年啃老,熬死父母之前,也是拐了个外地的女人回来当老婆,只是被人贩子摆了一道去了个傻子,但十里八乡也都知道他的德性,哪个姑娘愿意嫁他?他倒也自我安慰起来,娶不到精明的老婆,一个傻子也能任劳任怨,自己也自在。于是这个傻子和他成了亲,也就是现在的憨秀珠。
转眼间,20多年过去,泥瓦房依然是泥瓦房,早前戴添金荒废的几亩地,倒是被憨秀珠和几个儿子种上了花生、水稻、甘蔗等农作物,要说起来,戴添金也的确实现了没人管的财务自由,只是苦了老婆孩子。
肖水珠,和憨秀珠一样的命运来到了村里,只是一个是天生傻,一个是后天导致的疯癫。但与憨秀珠从一而终的婚姻命运不同的是,肖水珠则是辗转了3个男人,当然这3个男人并不是在同一个村,被前两任丈夫抛弃后,到了第三任丈夫,精神状态就开始出现了问题。肖水珠在村里的房子是三层的自建房,因为担心她跳楼,在二三楼都装了防护网,在我读小学的时候,经常能看到她隔着防护网和我们这群刚上学的学生吟诗诵对,后来才知道,这肖水珠多少算个知识分子,懂得一些诗词歌赋。
守村人黄水共,我们村都叫他阿共,与一般认知里的守村人不同,阿共不到40岁,也不是一直守在村里,而是会时不时去外地,拜访村里那些在外发迹的人。要说这个阿共在村里除了啃老、游手好闲之外,倒也有几门手艺。他不仅写了一手漂亮的字,村里红白喜事的记账先生,经常会请他,这个时候不仅能饱餐一顿,烟酒更是管够,临了还得给点辛苦费;第二就是他完美继承了村里的各种习俗礼节,佛诞辰轮到谁家主办、几点放迎神炮、请那尊神到家供奉、祖祠何时该如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傻窝》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