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6章 军粮的秘密(1/2)
卢意远叹息道:“老师可愿意与我同去一个地方?”
师徒二人移步来到卢意远的书房。
卢意远拿起桌面上的一本账簿,递给崔鸿信。
“老师,请您过目。”
账簿没有什么稀奇,崔鸿信只看一眼便认出,这是润州城内军粮仓库的粮食账目,进项与出项一笔一笔清清楚楚。
“有何问题吗?这还是老夫亲手按照朝廷的跟随军粮而来的文书和每日仓库的出库单编写而成。”
他每日编写完后,由小文官送到卢意远的案头上,供他查阅。
“老师可知,仓库内有多少粟米?”
“三万旦有余,足够三千士兵吃上一年,”
卢意远苦笑着打开了书案的暗格,取出一叠薄薄的布帛递给崔鸿信。
崔鸿信不以为意,可只看了一眼,两只手瞬间紧紧抓住布帛的左右两边,眼睛死死盯住上面的文字和数字。
“这是什么?”
“这是润州城内真正的军粮数量,学生已有十日没有重新检查仓库,计算存粮。现在的数量应该比这个数字还要更少了。”
麦子被烧,姜琼音正在操持的事情很快就会暴露,即使这个消息不由他传扬出去,其他的人迟早也会知道这批麦子的来历,以及它本来的用途。
崔鸿信是他的老师,不但是忠臣更是能臣,是最有资格知道润州城内军粮困境的人,也是他最能信任的人。
“老师,说来难以启齿,学生以救命之恩来胁迫姜琼音,希望她能拿出神仙赐予她的粮食,用仙法助润州士兵渡过难关。”
卢意远黯然道:“这并非君子所为,学生有负老师教诲。那日顶撞老师,虽然事出有因,但依然有错。”
崔鸿信终于理解了为何卢意远如此维护姜琼音。
并非关乎男女情爱,而是关乎士兵的性命。
城内军粮不够,城外流民四起。一旦城内的宵小之徒挑唆饥饿的士兵与城外的暴民里应外合,润州城破,所有人都将死无葬身之地。
所以,既然姜琼音是润州唯一的希望,那么她绝对不能死。
“可朝廷的文书不会有假,今年年初拨粮来的时候,每日都有马车拉粮食进仓库,怎么会消耗得如此之快?”
“请老师与我一同去仓库看看吧。”
仓库在府邸外面,为了减少闲杂人等的注意,师徒两个人同乘一辆马车,向仓库出发。
卢意远向管理仓库的密使说道:“我要跟老师进去看看。”
密使打开仓库大门,两人走进去。
这是符合润州守军储备量级的粮仓,如若装满,足能放得下一万旦粮食,够全城官兵吃上三年。
可如今里面空空荡荡,五个粮窖只有一个装了粮食,剩下四个空荡荡,怕是连老鼠也不愿光顾。
“老师说的,大概是学生用的障眼法,为了稳定军心,这才出此下策。”
卢意远指了指墙角的数十个布袋。
“布袋里面装满杂草,只有袋口处有一点粟米。学生命人白日将粮食拉入城中,越显眼越好。夜里,命令侍从将布袋悄悄运出仓中,周而复始直到仓中粮食的数额达到一万旦,朝廷的文书也是学生伪造的。”
崔鸿信仍然不敢相信,他反复翻看虚假的粮袋。
“去年圣上没有拨粮吗?”
圣上?朝廷?
卢意远听了只觉得齿冷心寒。
“朝廷怎会管润州的死活?朝廷最愿看见藩王子嗣内斗,诸子蚕食世子土地钱粮。润州有和州托底,朝廷怎么肯额外拿出粮食来补养藩王?”
他重生以后才回过味来,为何朝廷不肯拨粮。
朝廷不但不想救援润州,更想润州拖垮富庶的和州。
当今圣上将大权分给外戚与宦官,将宗室防范得紧,只知安逸享乐。北方的邻国大朔,西侧的邻国大蜀国,哪个强大的邻国不是虎视眈眈,找机会将淮南国的土地蚕食鲸吞?
更不用提,从明年开始,越州刺史的谋反像一个火星迸发,轻而易举点燃了被火烘烤的干燥温热的稻草,将战事蔓延到整个淮南国东北。
再加上接下来连年的天灾,如果他想守护润州、保护父亲和兄长,就必须从长计议,早做打算。
朝廷是指望不上的!他只能靠自己!
“去年赈济流民的粮食是从军粮里挪用的,如今如果没有粮食能补充进来,军队哗变,去年秋收粮食极少,若不是姜琼音带来的麦种,学生已经走投无路了。”
卢意远扶崔鸿信走出粮仓。
“姜琼音不是妖女,她恰恰是润州的救星。”
崔鸿信长叹一声:“老夫晓得了,随你安排吧。只是,切莫抱太大希望。”
“老师何出此言?”
“麦子难以在短时间内种植出来,老夫是担心三公子的计划落空。”
“姜姑娘曾告知学生,这麦子两个月便能成熟,可以收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反向逃荒,搬空大学去赈灾》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