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五章 2(2/5)
好书推荐:
事还这么不客气的。一大早吵得我耳朵嗡嗡叫。
陈医生说,都是自家人,你莫见怪。这些婴儿无人照顾,就跟天塌了一样,所以我才有那么大的火气。陆礼华说,好了好了。听你嗓子都哑了,还是心疼一下自己吧。你所处的难事,有我在,那都不叫难。我们学校一千多童子军,我一个电话,马上把人派过来。一天分三班对调,每班派四十人绝无问题。这些学生来了以后,就由我来亲自坐镇指挥,照料婴儿的这一摊子事,你管都不用管。否则,你除了跟我吵架,在外人面前总是文绉绉的,怎能撑得下去。护工的问题刚刚处理完。接二连三的问题又接踵而至。邓主任拿一张条子,来到堂长室。可见问题之多,用心记都记不住。他照本宣科,逐一念给陈医生听:一是没有钱,雇不到奶妈和长工;二是婴儿床不够用。大多孩子睡在地板上。没有被子衣服,也没有尿布;三是病孩子越来越多,医疗设备不够用;四是育婴堂以前收养的弃婴,养到能步行之后,便送到上海龙华孤儿院去。现在龙华成了双方交战的战场,这些适龄的孩子如何安置,成了困扰育婴堂的一个大问题。
听完汇报,陈医生闭了一会眼睛。像这些能有时间容他思考的问题,处理起来倒游刃有余。当下用手拍了拍桌子,倒豆子般把处理意见讲了出来:
明天一早,你在育婴堂大天井间,排四张桌子。第一张收捐款,第二张收小铁床、被子、衣服尿布。第三张热情接待前来的义务医生。第四张接待来领养婴孩的人。记住,要请陆礼华协助,每一张桌子上多派几名女童子军,搞好接待服务工作。
邓主任听得不禁愕然。觉得陈医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此简单,也真是好笑。你又不是神仙,吹一口法气,想要什么有什么。如此安排,倒像骗人的江湖术士,拉开架势,专等被骗者上钩。
陈医生也看出邓主任心里的疑惑,只是挥挥手,吩咐他说,赶紧去吧,就照我说的去准备。邓主任走后。陈医生伏案,奋笔疾书,草拟了一篇向社会呼吁的新闻稿。又写了一段电台用的广播文稿。写好之后,打了一通电话。来到大堂,看到插不上手的江韵清,便把出外送稿子的任务交给了她。忙碌倒像是治愈恍惚的良药。通过半天认真做事,江韵清的脑子倒清醒起来。又恢复了她以前的精明干练。她按照陈医生的吩咐,先去了《申报》,找到赵主编。赵主编看过文稿,有点不信服地问:现在只有难民问题,何以还有弃婴这等离奇怪事!江韵清说,穷苦人家滥生滥养,现在大家只想逃难,所以便把襁褓中的婴儿送到育婴堂。还有那些轰炸和逃难中与家人走散的孩子……说到这儿,江韵清不禁想起外甥华川,眼睛都湿了,说话的语气也不禁义愤填膺起不定育婴堂会出大乱子,民众指摘起来,你们报纸自然也脱不了干系。赵主编看江韵清的表情,似有所悟,连连点头。出了报社,江韵清又接连去了三家无线电台。电台主任们倒颇为热心。立刻宣布游艺节目暂停,插播了这条消息,并亲自跑到播音室,抓过麦克风来主播。有一家电台竟要江韵清于当事人的身份,亲自讲上几句。江韵清的情绪也颇为激动,除了照稿子念一遍之外,又动情地讲了外甥华川失踪的消息,最后恳请所有的上海民众,一定要尽心出力。帮育婴堂渡过难关,并帮她找到外甥华川,以及留意更多与家人失散的孩子。江韵清慷慨的讲述经电波传送,引无数人凝神倾听。大姐江韵清听到了;从医院出来,正走在回家路上的江宜清也听到了;电波甚至传送得更远,被远在上海郊外的范义亭也听到了。此刻,他因左臂中弹,正躺在战地医院的病床上——他是主动请缨,随军统派往淞沪的特务侦查组赶来前线的,之所以主动请战,他是想更近一些靠近江宜清。现在,江韵清的声音响在他的耳边,离得他这么近。让他更加深切地想念起江宜清来。就在今晚,他将准备偷偷潜回上海市内,去赶赴他那已迟到的婚约。回去的路上,街上的大喇叭仍在重复播放着江韵清的声音。街上还有很多人在驻足倾听,江韵清脸上不禁露出欣悦之色。天色已晚。由于大爆炸,全城很多地方戒严。江韵清回不到家里,只能赶往育婴堂,准备在那里投宿一晚。月光照着残破的街道。破败街道一片狼藉。黑白画面正像江韵清梦中的一个场景……一位衣衫褴褛的难民从废墟中穿过,怀抱包裹,朝育婴堂方向走来。一边走,一边朝怀中探看。先前育婴堂的门前,本来有一个砌在墙上的大抽屉,是专为接受弃婴而设的。现在战事一起,那抽屉几乎成了摆设,根本就不敷应用。很多人便把自己的骨肉放在门前的人行道上。那送婴儿的男子慢慢走过人行道,低头看见脚下铺了大红毡子。清白月光下,泛着冷火一样的微光。那是育婴堂的人,怕婴儿夜里着凉,专门铺设在那里的。毡子上,已有数十个婴儿包裹并排放着。男人跪地,将婴儿放好。跪了一会儿,站起来。临走,再次弯下腰身,匍匐着,在熟睡的婴儿脸上亲了亲。一阵嘈杂的声音将江韵清惊醒。睁眼来看,见天光大亮。急忙起身,赶到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党小组》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