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53章 先把眼光放到力场那边(1/2)
乔霜带回来的十斤白米,拿了一半出来去刘淑兰家借用石磨。
直径两尺的小石磨就放在堂屋门口,挨着墙,磨盘底下是土砖垒起来的台子,四个磨钉把两扇磨盘卡住固定,房顶上悬吊着一个挂钩。
刘淑兰家晚饭吃得早,乔霜过来的时候,她正坐在堂屋里织布。
“刘嫂子,借你家石磨用用噢~”
“哎,你用吧,磨担在堂屋门后头,你要磨什么呀?”
刘淑兰正忙着,没出去,只扬声回话。
乔霜把米袋子和小木盆放在地上,跨过堂屋门槛,笑着说:“先前在山里挖了些草药,跟药铺换了几斤白米,磨点米粉给我家三丫蒸米糊吃。”
刘淑兰坐在脚踏织布机前,眼神专注,踩一下脚踏板,捏着梭子穿过经线,把横挡板往前推。
织布机吱吱呀呀响了几声。
她抬起头来,朝乔霜笑笑,“那孩子怪可怜的,得亏有你这个疼她的表姐。噢对,外头窗台上有晒好的鸡胗皮,你拿两个放进去一起磨。孩子吃了胃口好,不积食。”
“行,那我先去干活,不然一会天黑了看不清楚。”
乔霜把门后的磨担拿出来,走到外面果然看到窗台上有几个晒成姜黄色的鸡内金。
鸡内金是鸡胗上面那层黄色的硬皮,剥下来洗干净晒干,是药食同源的一味中药。
农家土鸡的鸡内金品质最好。
磨担是一根长长的,打磨光滑的粗木棍,前端镶了一个向下的短柱,中间也有。
尾端连接横着的扶手。
乔霜拿棕毛刷扫干净磨盘,把磨担套在石磨边缘的把手上。
这里人习惯用拐磨,利用推拉间的惯性,比手推磨省不少力气。
乔霜一边干活,一边和刘淑兰聊天,说起明天要请她们母女过去吃饭。
刘淑兰听得眉头一紧,忙不迭推辞。
“你那一大家子那么多张嘴,全靠你们姐妹在山里刨食。换点粮食不容易,请客的事还是等家里光景好起来再说吧。”
“也不全是吃饭的事。我先前在镇上瞧过了,临运渡口那块好像要动工扩建呢。咱们明天合计合计,趁现在农闲,做点小买卖,挣几个辛苦钱也算给家里挣点进项。”
乔霜只说了一半真话。
先前乔二姑在镇上治伤,她也算闲着没什么事干,绕着镇子研究了一大圈。
那天偶然间瞧见那个年轻的知县大人正带人丈量渡口周围的土地。
因为还欠着人家一两多银子的债,实在没勇气上前打听。
再说自己也只是个穷村姑,要是上前,别说能不能跟知县搭上话,先挨衙差两耳光是肯定的。
那个渡口没什么特别的,除了一个茅草亭子,周围都是杂草丛生的碎石滩。
那条河倒是很宽。
平时只有渔民的小乌篷船停在渡口,大商船从来不在那里停靠。
镇上商家的货运也是走陆运。
乔霜猜测这新来的知县大概率是要修建码头,招商引资。
镇子富起来了,给朝廷的赋税交得多,政绩才好看嘛。
她也不完全把宝押在还没定论的渡口扩建上,那附近还有个人流量不错的劳力集散地。
村里农闲的时候,不少身体强壮的汉子也会到镇上来蹲活儿。
那里有专门派活的工头,说是为了方便管理,其实就是几个有身份的恶霸把市场垄断了。
没门路又不认识什么人的,想找份苦力活补贴点家用,就得去那边登记,等着被派活。
被乔霜揍的赵大河就是那边的一个小喽啰,比不上小工头,但和苦力一比,他的地位就高出了一大截。
刘淑兰早就听乔霜提过要找个什么营生,两家一起做,现在提起来,心里既期待又犹豫。
“那边....能行么?就算是要动工,那也是都是民夫,咱们去能做什么买卖?”
朝廷要修运河要建什么,都是抓壮丁服徭役的。
管吃喝,不给工钱。
乔霜镇定地推着石磨,“咱们先把眼光放到力场那边,等咱们站住了脚跟,到时候要是码头建起来了,咱们不就能去那边做买卖了么~”
“啊?力场啊....”刘淑兰摇摇头,“那边有饭庄,有提篮叫卖的丫头和妇人,哪个不是跟那边的工头沾点亲?咱们过去从人家嘴里抢食,能有什么好果子吃....”
“放心吧,我自有打算。明天晚上你来我家吃饭,咱们再细说。”
乔霜把磨好的米粉扫进小木盆里,收拾干净石磨,把东西归置好,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回到家里把米粉交给乔二姑,回房捣鼓了一阵,把短刀揣在后腰带上。
“二姑,我出去一趟啊。”
乔二姑正借着堂屋里小火塘的火光缝补衣服,闻言不太赞同地说:“这天都黑了,你一个姑娘家出门也太让人不放心了。有什么事放着明天再去不行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农女乔霜田园记》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