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章 医治(1/4)
好书推荐:
黎明时,诸葛瑾不怎么放心,再次到二弟诸葛亮的房间探视。
却正好看到,三弟依偎在诸葛亮脚旁的床榻上睡着,身上还盖着一方薄被;二弟诸葛亮却是再次醒,长兄如父。在南阳的这几年里,诸葛瑾那是又当爹又当妈的,一把屎一把尿的拉扯两个弟弟长大。是以,诸葛瑾对两位弟弟的感情那是极深的。诸葛亮挣扎着靠在床头,安慰着兄长道:“劳大哥操心,愚弟感觉已经好多了。”练气出了岔子,肯定是不可能自动痊愈的。能醒过来已经算是命大,小命也算是保住了;但身体中经络上的伤,和脑海中的伤势,那些才是硬伤。若没有调理好,落下病根,日后三病五灾、头痛脑热的,那将是常态。诸葛瑾虽不练气问道,这一点却还是懂的。“二弟既然醒来,想来也是无大碍,但身体却还得好好调理。”“朝食之后,大哥就去一趟涅阳县,凭着叔父昔日的交情,想必也能请着,还为三弟诸葛均掖了一下被角。原本,昨日午后,诸葛瑾就准备前往涅阳县的,只是当时恰逢二弟诸葛亮醒过,诸葛亮已经没什么大碍。但诸葛瑾觉得,还是请来张氏名医世家诊治一下的好。“那就有劳大哥啦!”对这份熟悉而又陌生的亲情,诸葛亮极为感动。从襄阳城外的隆中,到宛城左近的涅阳县,却不是那么好走的。道路没什么问题,附近也没有什么匪患,主要还是这个地段的问题。宛城被曹操收入囊中之后,自襄阳至宛城的这百余里之间,就正好是刘表与曹操的势力交错之处。目前,双方虽还没有爆发大战,但小打小闹的你来我往,却还是有的。所谓兵匪一家。刘表麾下的荆州兵,多半是不会为难诸葛瑾的。但曹操的兵马却貌似不是那么好说话的。遇上讲理的曹军还好说,给点钱帛就能打发;遇上不讲理的曹氏匪兵,连人带牛车一起扣下,只怕还会被安上一顶奸细的帽子。这事以前也是有发生过的。所以,从襄阳到涅阳的这条路,其实并不安全。但诸葛亮却并没有拦下大哥,不让他前往涅阳犯险。一者,蜀汉丞相诸葛亮的记忆虽然破碎不堪,也没有关于涅阳求医的这段记忆。但蜀汉丞相既然渡过此劫,而长兄诸葛瑾后明,兄长此行多半是无碍的。即便请不来涅阳县张氏名医,想来长兄也没有遭到曹军太过诘难。再者,就算遭到曹军诘难,这在诸葛亮看来也不会有什么大危难。此前,曹操攻打陶谦的时候,或是真的在徐州屠过城。但是,自从曹操迎奉天子驾临许昌之后,曹军中的害群之马便被剔除得差不多了,即便还有三两只,多半也会收敛许多。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时代,即便是乱兵,除非杀红了眼,一般情况下都不会屠杀士人的。以长兄诸葛瑾的士人身份,肯定不可能在曹操的地盘上畅通无阻,或许还会遭到曹军些许诘难,却绝对是没有性命之虞的。既如此,诸葛亮为何还要阻止兄长走一遭涅阳县的?况且,他诸葛亮也想早日痊愈的说。次日傍晚,诸葛瑾果然安然无恙归来,牛车上,还有一并请回明来意,张仲景便连夜上了诸葛瑾牛车赶来隆中。这两日,诸葛亮的病情并没有恶化,却也没有丝毫好转。浑身经脉像是寸断一般,诸葛亮只能躺在榻上,并脑海中不时有着阵阵刺痛。上一世的零星记忆中,诸葛亮也好几个法术,是可以自行调理这点小伤的。但这时的诸葛亮,却因修法不成反受其伤,识海中的那一点点法力虽在,他却无法调动分毫,自然是不可能自行调理养伤的。草堂中,四旬有六的张仲景完全不似中年,一手摸着唇下短须,一手为诸葛亮把着脉。“嗯,果然是练气出了岔子,导致经脉受损。”“神魂也有点受损。”“不过却也无妨,这点小伤并不是疑难杂症,某开两剂汤药,贤侄坚持服用旬日,保管你活蹦乱跳,且还能练气修法。”张仲景收回把脉的手,微笑道。诸葛亮的这种伤势属于内伤,村医自然是束手无策的;但对于名医来说,特别是像张仲景这样的神医,诸葛亮的这点伤势只能算是小伤,旬日之间就可痊愈。何况,如果有练气小成的道友或者长辈出手梳理,诸葛亮的这点伤就更不成问题。“如此,就有劳仲景先生啦。待亮痊愈之后,自当登门致谢!”诸葛亮勉力拱手,道谢着。张仲景摸着胡须,闻言有些欣慰。他倒不是欣慰诸葛亮是否会登门致谢,而是诸葛亮的言行举止和态度,果然如好友生前所说的那般早慧。须知,这时的诸葛亮才十七岁。想想荆襄以及沔南的所谓青年才俊们,十七岁时在做什么?一旁的案几上,诸葛瑾早已备好竹简和笔墨,这是给张仲景书写药方用的。张仲景移步,唰唰几笔,两剂药方的配伍和用量都已写好。“第一副汤剂是调气补血、理顺经脉的。”“三碗水熬成一碗水,朝食之前,空腹饮下;一个时辰之后方可进食。”“第二剂汤药是安魂养神的。”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功盖三分国》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