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56章 来到蓝湖(1/3)
高队长猜测这两辆车一定是来接应自己这一行人的,于是带着大家下了山头,和两辆车汇合在了一起。
从两辆车上一共下来了七八个人,为首的穿着戎装,年纪和高队长相近,浓眉大眼,他面带微笑走上前后,看出高队长是负责人,于是热情打着招呼问到:“您可是高队长?”
高队长看出对方是人武部的领导,于是行了个军礼说道:“在下高励,特战小队的队长。”
“欢迎欢迎!”双方亲切握手,对方是接到军方通知后,赶来接应高队长一行人的。
而后,人武部领导给高队长开始了一一介绍。
同行的还有几位当地政府领导,年纪都不轻,都是老同志,看来他们得到消息后,对高队长一行前来还是非常重视。
双方客气了一番后,高队长切入了正题,于是问到:“这个蓝湖看起来非常特别,是什么原因?”
一位年长的地方官员接话说道:“据说是周边岩石中含有较多的铜矿,经历雨水冲刷后,湖水中的铜离子增多,久而久之,就变成了蓝色。之前我们地方上找过勘探专家来测定这里铜矿含量,希望借此来提振地方经济。只可惜后来勘探得出的结果是不符合开采条件,也就不了了之了。”
“这里湖水有多深?”
“最深处有十多米深,总的平均水深大概5-6米,还是比较危险的,原本周边有护栏,也有警示标语,只可惜被破坏了,加之这里位置偏远,所以我们巡视和防范工作做得不是很到位!”
这名年长点的领导,应该是地方官,可能也不清楚高队长一行而来所为何事,有点紧张,做得不好的地方就先谦虚地认错一番,避免以后追责。
“这里湖水一年四季都是这样吗?有没有干涸过?”高队长继续问道道。
“恩,,,没有,这个簸箕山很特别,雨水,雾气都非常多,水资源很丰富,没有干涸过。”这名领导想了想很肯定地回答道。
这时,他身边的人拉了他一下,小声和他耳语了一番。
“哦,对,是有这事。”就见这名年长的领导点了点头后,补充说道:“要说干涸还真有一次,是人工抽干的。”
“哦”高队长扭过头赶紧问到:“什么时候?”
“这应该有八十年了吧!当时,我们这里被东洋国侵略,驻守这里的东洋国队长听信了民间传说,以为这湖中真有宝贝,于是抓了几百壮丁,花了几天时间,将这湖水给抽干了。”
“他们抽干湖水可有什么发现?”高队长顿时紧张起来。
“这个……,这就不太清楚了,这都是八十多年前的事情,当事人都已经过世,而且那时候处于战火之中,也没人去关注东洋人做的这些事情。”
“那这里还有人了解此事吗?”
“有!要说对这事情最了解的,就是假东洋!”
“假东洋?”
“对,说到这个假东洋那也算我们这里的一个传奇人物……哦,车子来了,要不我们路上说。”
远处,一辆面包车,在山路上摇摇晃晃开了上来。
路上,地方领导将这个假东洋的事情和高队长等人介绍了一番。
假东洋原名蒋栋良,年纪大概快有五十岁了,他的身世比较凄惨,因为他的奶奶是被入侵的东洋人玷污生下了他的父亲。后来不久,东洋人战败,撤走了,就剩他奶奶带着幼年的儿子相依为命,好不容易将小孩拉扯大,他奶奶就病逝了。
蒋栋良的父亲靠着拾荒和种点荒地艰难地生活着,在他四十多岁的时候,遇到了个逃难的外省女子,这个女子倒也不嫌弃他穷,两个人就凑合在一起成了一家人,来年,蒋栋良就出生了。
蒋栋良十岁那年,父亲就病逝了,两年后,母亲也去世。蒋栋良就靠乡里邻居的救助,慢慢长大。
一天,蒋栋良无事,翻起了奶奶的老物件,结果翻出来一箱子书和信件,那上面写的可全是东洋文。可能蒋栋良有着东洋人血统的缘故,也可能他就天资聪慧,他居然通过自学,学会了东洋文。
再后来,经济开放,来了许多东洋企业建厂,蒋栋良懂东洋文的特长也就派上用场,帮着接待,翻译些资料,日子过得也好了起来。只是这个人很孤僻,不喜欢和人接触,总是一个人独来独往,好心人给他介绍对象,他也推脱了。现在,他一门心思收集着以前东洋人撤走前遗留的书信老物件,他家里都快成了东洋国的博物馆。通过他,应该可以了解到一些信息。
高队长大喜,赶紧让带路,前往蒋栋良住处。
车子行驶了二十多分钟,来到了一个破落的老村庄,房子多是五六十年代的砖土房,几乎看不到人,七拐八拐,车子来到了一栋收拾得挺干净的砖瓦房前。这房子应该也有不少年头,外墙看出有整修过的痕迹,多种颜色的砖砌筑成的墙也是格外的醒目,而且砌筑得也非常不平整,不像泥浆师父干出来的活,大家猜测可能就是蒋栋良自己动手翻新的屋子。
进入院子后,可以看到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狼人擎问》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