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6章 青涩(下)(1/2)
曾经有过一两次去宝鸡的经历,需要走一天的路程才可以到达。
小时候,我会经常问自己,山那边的山是什么,是山吗?事实证明,山那边还有山,翻了一座座山就可以到达宝鸡。
而宝鸡这个地方,就是我奶奶的后家所在地,每次大事小事爷爷即使步行,也都要来走上一趟,而每次去,爷爷又比较爱带上我一起。
一天的路程,虽然很累,但在我儿时的记忆里却显得特别清晰。
“爷爷,前面是什么地方?”
过了梯子岩,就是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小河上没有桥,而是老一辈定的木桩,我们就是踩着木桩过河的,过了河需要继续爬山,那山半腰间才有人家户,还有一所小学,叫平天小学;翻过这座山,我指着山下的寨子对爷爷说道。
“哦,那边啊,那边底下是邓家大坟,从那爬上去就是杨梅山,翻过杨梅山,就快到宝鸡了。”
说完,爷爷又略微思索了一会儿,指着邓家大坟的斜方向继续道:“你二爹家有个妹就是嫁在那个位置,那个位置叫黄山坡。”
“我哪个二爹?”
“就是你红梅姐家妈”,爷爷说道,然后又继续问道:“累不累?雄尔”。
“还好,爷爷。”
“我们得走快点了,不然天黑到不了你二伯家”,爷爷笑了笑。
就这样,我们爷孙两人朝着山那边的山爬呀爬,从早上太阳还没出到晚上太阳快落山,走走停停地在那山间移动着。
这其中我也看到了不少记忆深刻的景象,比如杨梅山的下面,是一个少数民族部落,那里那时候还没通电,他们的房租也是木制房,上面盖的全是茅草,很原始。
另外,杨梅山下面的那个原始部落没有名字,他们的生火材料依然还是木柴,因为走到有户人家的时候,我看到了土坑里面有木炭,木炭上面还有木架支起的一个石板,我当时向爷爷问道:“爷爷,这个是用来干嘛的?”
“人家用来做饭吃的,这个是这家人的锅。”
“这个地方还没有电,他们还烧柴啊?”
由于我们现在是下山,我跑到一户人家门口,那里刚好有口井,我俯下身去喝了一口水,真是甘甜。
爷爷看了看我,笑了笑,然后等我饮好后,他又继续和我之前一样饮了起来。
“好凉!”
“爷爷,这个水是这些人做饭吃的水哈?”
“是的,这里的所有人家户都吃这个水,我们别跟人家弄脏了。”
“没有弄脏的。”
走着走着,过了这个寨子,我们看到了一大片竹林,郁郁葱葱的,很是静谧,穿过竹林,就是一块又一块的黑土地了,只见许多黑土地上面都有了十里堆黑肥。
所谓黑肥,是我们那儿的有机肥,即家里面的牲畜的粪便,然后农村人会用它来种植马铃薯,我们那通常称呼马铃薯为洋芋。
“哟,这地方都开始种洋芋了”,爷爷东看看西看看着道。
“为啥他们种的这么早?爷爷。”
“因为这些地方比我们那里矮,早点种的话早点收。”
“哦,原来是这样”,这时,马上就要夜幕降临了,我们能看见对面的小镇,有密密麻麻的平房,而且在这个位置还能听到车来车往的声音。
“小雄,你奶奶的后家就在那个位置”,爷爷指了指山对面的一个位置道。
“还要走多久?爷爷。”
“半个小时就到了,我们先去你二伯家,我给他打过电话了,他说他在桥头接我们。”
“哦……”
我这个二伯,实际上是我爸的老表,也就是我爸的大姨妈家的儿子。
……
一路奔波了一天,最后终于到了我这个二伯家,他家的家庭条件我感觉是挺好的,因为一进他家大门,我就看见了一台液晶大电视,站在门口我就不动了,估计九零后的任何人小时候得电视看都是这样吧。
直到大人们做好了饭,一个很漂亮的姑娘进来喊我吃饭我才反应过来:“你是叫小雄是吧?他们做好饭了,走!去堂屋吃饭。”
这个姑娘身穿一件黑色的夹克,个子比我高点,我不知道用什么语言形容她的长相,亭亭玉立,但又很有气质,只能这样吧!
后来在谈话中我了解到,这个姑娘,就是我二伯家的二女儿,名字叫罗琴;当时我还上四年级,但这个姑娘已经读完六年级了,而且她没读书了,都已经出门打工一年了;看她的样子,比我也就大个四五岁左右。
“幺姨爹,这个就是小雄吧?”
在吃饭的人群里,一个中年妇女对着我爷爷道。
“是的,小二”
“哦,以前和小强尔来我家的时候都还在吃奶奶,一眨眼都长这么大了,小强尔没有福气了。”
“跟他二伯娘说有啥福气哦,现在正是读书用钱的时候。”
“读几年级了?”
“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山林尽染》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