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 三十二 章 旧社会时候女人的可怜婚姻(1/3)
姨当时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出嫁,是朱凤和媒婆一起出的主意,让母亲给妹妹说朱凤该出嫁了,让妹妹去姐夫家里吃喜酒,说姐姐嫁出去以后,就只剩下母亲和妹妹相依为命,这是妹妹这辈子最后一次吃喜酒,以后家里不会再有人出嫁,她日后只能吃糠咽菜,这最后的一次好饭和饱饭,一定要敞开了吃,外面的那顶轿子是姐姐出嫁用的,但是男方只租的起一顶轿子,所以先让妹妹坐上轿子去,去了以后帮姐姐占住新娘房,在里面等着,轿子再回来接住姐姐过去。
但是又怕男方看到妹妹年纪那么小,万一退亲怎么办,就哄骗妹妹说出去吃席如果穿的太好,男方该问咱家要嫁妆了,而且她在席上吃的太多,以后如果被人认出来就不好嫁了,让妹妹穿上母亲的衣服,梳了个成年人的辫子,出去的时候把头低着,看不到脸,认不出来她的年龄,这样吃席的时候可以敞开肚子吃顿好的。妹妹饥一顿饱一顿饿了很久了,一听可以吃好的可以吃饱,并且是自己母亲亲口交待她的,什么都没有怀疑,直接就按照吩咐上了轿子。
把人接去以后,母亲托人传话说是朱凤在路上被土匪劫了,让妹妹代替朱凤先和姐夫拜堂,拜堂后不入洞房,等到把姐姐救回来以后,用姐姐再把她换回来。
男方家里穷,别家闺女也娶不上,目前彩礼钱给了,人也已经接了去,十几岁的年龄也不好判断,只知道女方说的是姐姐不愿意嫁,已经上吊自杀未遂,而妹妹也不太愿意,防止妹妹想不开,所以暂时碰不得,让每天有口吃的先养着她,等过个一两年培养出感情了,她也慢慢接受了,再把生米煮成熟饭。
男方为人也都憨厚,什么都没有多想,再说彩礼也都给过了,亲也结了,闺女除了年纪小以外,四肢健全五官端正的,别的又没有啥毛病,没有嫌弃男方家里穷,能嫁过来已经很不错了,万一有一点不满意的,再闹出个人命来,那就没媳妇了,最后也只能小心翼翼的供着。
等过了两三个月,朱凤嫁到了龙凤村之后,母亲才告诉男方说妹妹不知道出嫁的事情,当初是因为朱凤上吊自杀,她没办法,怕传出去影响了两家的名声,所以才瞒着妹妹代嫁。为今之计,只能继续瞒下去,说是姐姐朱凤被土匪劫走以后,被逼也成了亲,没法再把妹妹换回来,而妹妹在那边能吃饱穿暖,也算是嫁了一户好人家,如果再回来,娘家已没有粮食给她饭吃。
妹妹不识路,自己也回不了娘家,听到这些以后也是没办法,自打这样被嫁出去以后,再也没有回去过。
事情过去两年之后,男方从来没有上门闹过,妹妹也没有回来兴师问罪过,朱凤知道事情成功瞒住了,便悄悄上门看过一次,告诉妹妹当初家里已经没有任何粮食,再不嫁出去,全家人都要饿死在家里,出嫁本是为了让朱凤能吃饱穿暖并且贴补娘家粮食,而当时说亲,所有人都知道女方家里穷,没有人愿意娶,她为了挣彩礼让母亲和妹妹有饭吃,才肯出嫁,后来路上被土匪劫了去,是她趁晚上土匪睡着以后,翻墙逃出去才能活命,而母亲当时以为朱凤死了,便让妹妹生米煮成熟饭,在好人家里吃饱穿暖,而她被土匪劫过,没人敢娶,到现在才找到一户不好的人家准备出嫁,说那是特别穷的人家,没有妹妹嫁得好。
妹妹信以为真,不仅原谅了她,还同情姐姐的遭遇,她根本不知道姐姐一直是在骗她,还偷偷拿出五块钱,那是她所有的私房钱,让朱凤买嫁衣,并且领着朱凤参观了妹夫的家,三百平左右的面积,住了四代人,七大姑八大姨都在里面,有几亩农田,平素用来种麦子,红薯和玉米,丰收的时候拿去卖钱后可以给全家人添置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一日三餐是一小块红薯或者玉米,偶尔也能吃上玉米面和小麦面,吃菜是吃的红薯叶,院子里种了十几平方的小菜地,有青菜、胡萝卜和大白菜,虽然贫寒,但是至少不用像出嫁前饥一顿饱一顿。而且妹夫很勤快,平素和其他兄弟一起出去干体力活搬砖打杂来挣钱维持生计,没活的时候就下地种田,力气活从来不让女人去做,妹妹在家只需要洗洗她和妹夫两人的衣服,打扫一下俩人住的那间屋子,而做饭则是由大嫂子负责。
肥皂、香皂、洗头膏等日用,每月由妹夫的父亲和大哥给每间屋子分配一份,过年的时候每个人能分到手里一条毛巾和两匹做衣服用的布料。生活比嫁出去之前要好,简单的粗茶淡饭和朴素的衣服,节俭的过,能勉强吃饱穿暖。
朱凤探过妹妹嫁过去的生活之后,认为妹妹一日三餐可以吃饱,每年还能有布料做新衣服,应该贴补娘家,就给母亲吹了耳旁风,母亲托人向妹夫讨要粮食,说是娘家吃不上饭,天天饥一顿饱一顿,妹夫听到后,二话不说,去地里摘了半袋子玉米,又把家里地窖里面存储的红薯给拿了一半,带了两斤玉米面和小麦面,亲自给送了去。
而朱凤这边,一直向母亲哭穷,她偷偷给了媒婆好处费和封口费之后,和媒婆一起联合起来,拿着母亲之前诓骗妹妹的事情,要挟母亲,说是只要娘家不要她任何补贴,她就替母亲瞒妹妹一辈子,这样母亲至少还能拿到妹妹的补贴,倘若母亲不愿意,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三辈人》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