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5章 入殓(1/2)
“几位姑姑节哀,老太太岁数也大了,算是喜丧。“我看着宋家姑姑脸上,明显是刚刚哭过,只能轻言安慰几句,接着把明天要做的事情关照了下去。”明天下午女儿家上的祭品要到,分别是三幅花圈,猪头尾,还有苹果等,要用扁担担着,祭品上要有烟,这个是女儿女婿敬給八仙桌上放的,十二,廿四什么的都无所谓,要双数,到路口前和八音联系好,到时会和祭品一起进村。“
听罢我的话,几个姑姑径自坐到了一边在合计着什么。我看了看宋叔叔又说道:”叔,明天姑姑家的丧仪到了后孝子要到路口去把祭品接回来,你这边也要买个花圈,另外还要问问亲戚哪些人是要敬花圈的,要点好数量,花圈出殡的时候只能是单数,烟酒什么的看着来。”
其实有些讲究宋叔他们都知道,只是处于职业习惯我得给他们厘清,该有的规制我只点到为止,总管要一切以主家的意思来办,涉及金钱的事情并不能越俎代庖。
晚饭后一切有条不紊的很是顺利,大姑和二姑以及姑父们上半夜守着,下半夜换小姑一家和宋叔,没我什么事情我就回家去睡觉了毕竟大头在明天。
翌日一早我就来到了宋家,王奶奶和附近的几位老人家已经在帮忙生火做早饭了,宋家子孙亲戚,没多大一会便陆续有亲戚来访,小爷在灵堂主事,宋叔和姑姑,姑父们跪着,凡是长辈进去磕头,小爷则会提醒他们还礼。
当天中午便多开了十桌,到了下午,祭礼到了后八仙便开始忙碌了起来,先是用八仙桌把祭品摆好,点上了红蜡烛,然后将老太太移进了棺材里,这其中还有好多说法,这里就不一一的赘述了,等将要合棺的时候,小爷就在门口大喊了起来:“所有孝子贤孙,亲戚朋友,绕棺材三圈,默哀。”
另外会请一名先生,亲人以及亲戚朋友们送上的礼金需要做账,人情往来,是需要还礼的。
一切就绪,入殓就已经完成了,八仙会收罗老太太的部分衣物以及往日的生活用品到路边烧掉,八音奏起哀乐,所有子孙亲戚跟着到火堆旁用脚跨过火堆后回到棚里开始晚餐。这一切就是约定俗成,并不需要过多的关照,毕竟谁家没有走过老人呢?
八音里的人除了会吹还有会唱的,一般像这种岁数大的,八音的老板会主动找到主家,询问需不需要唱一台戏,主家大多不会拒绝,锣鼓声响起来的时候周边的乡亲们会过来凑个热闹,一直到很晚才会散去。
今天夜里八仙不必陪夜,全部由子女们守着,明天上午就会火化,到时尘归尘,就再也见不到老太太了,今天是最后一遭,也算是留个念想。
现今已经是新时代了,好多陈规旧俗被打破了,主家和帮忙出白事的都省去了好多冗余。
由于我们这里并没有头炉什么的,所以也不是很赶,小爷带着三个八仙和宋家的人一去了祖坟地里破土修坟,其余四个八仙便抬着老太太的棺材往灵车走去,八音跟着后面,宋叔和宋家姑姑姑父们一起跟着上了灵车。临了我给了宋玉一把硬币,叮嘱他凡是过桥都要要丢一枚。
约莫到了十点多的时候,哀乐声响起,大姑父拿着遗像,宋叔捧着骨灰盒跟在后面到了村口,依然跨过火堆后往灵堂过来,在村口村子里的老奶奶会提前准备好糖水糕点以及梳子,从火葬场回来的人都兴吃一块和梳个头,可以去晦气。
骨灰盒放在灵堂前,女儿儿媳又哭了起来,小爷也回来了,只见他招呼宋叔说道:“去问问看还有没有亲戚没到的,不要误了吉时。“然后又到灵堂前喊了起来:”所有亲戚朋友,再次进灵堂上香磕头,孝子贤孙们灵堂回礼。“
等到大家都磕头结束后,八仙们抬起一张八仙桌,在桌子两旁绑上一根长竹杆,把骨灰盒拿到八仙桌上固定好后,罩上花轿顶,然后在老太太的儿子,女儿,女婿腰上缠上麻绳,塞上用黄纸裹着的竹节,换成宋叔拿照片,然后所有子孙跪在八仙桌前面,亲戚朋友拿着花圈排在八仙桌后面,八音奏响哀乐后,有一个帮闲拿着长条的竹子,提着篮子,走一步撒一些纸钱在地上,习俗称之为”拉孝子。“
跪着的子孙对着八仙桌三磕头后,跟着”拉孝子“的人缓缓往前走去,八仙们八个人,一头四个如同八抬大轿一样抬着老太太的骨灰盒往坟地走去。
骨灰盒放进坟地前要先用柴火在坟坑里点着,暖坑这样死者下去后才不会感觉到冷意,小爷关照了送葬的所有人:“葬礼已成,请孝子贤孙,亲戚朋友们莫要回头看,一路到主家。”
白事的最后一顿是最丰盛的,事情已了,大家会放开了吃喝,主家也会频频挨桌敬酒来感谢大家的辛劳,尤其是八仙那桌,几位姑姑还有亲近的亲戚们买的烟除去桌上要放的,会一股脑的送到八仙那一桌。
饭后,账房先生会把收到的礼金还有账单一并交到主家手里,然后主家给八音和厨子们清账,不管穷富,白事是绝不会赊账的,这是这一行的规矩。
“嘿,小杰,这次你牵的头,这个给你:”老杨头收拾完家伙事后给我递过来一沓钱,我接过后,只抽了五张,又还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半间棺材铺》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