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94章 故地重游(1/2)
商队启程向南走了半天,要向西翻越一座山,过了这个山口就是吐谷浑人的领地了。走着走着,李效心里激动了起来,他认出来了,这是他和青涵来过的地方——日月山。之所以能认出来,是因为这座山的山顶是一高一矮很接近的两个山峰,而且是红色的,看上去像喷火一般。李效记得这座山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重叠区,大唐与吐蕃的界山,因为文成公主和亲从此经过摔碎了日月镜而得名。李效问了一下贺拔贵山,这座山现在叫做赤岭,是大魏和吐谷浑的界山。
在行至山顶附近时,李效让商队停了下来。他抬头看着山顶,后世左右小山峰上各修了一座亭子,左边是日亭,右边是月亭,现在右边只有一座烽火墩。两峰之间道路后世叫做唐蕃古道,他现在所处的位置后世修有文成公主捧着镜子的石雕像。
李效想起了自己和青涵在此地旅行的点点滴滴。在文成公主的石雕下面,青涵也摆起捧镜的姿势,李效当时就觉得日月无光,山河添香,眼里只剩下青涵的绝代风华,耳朵里只能听见青涵的盈盈笑语了。
李效心里又有了在此留下些什么的冲动。再立块碑,刻上“李效到此一游”,用简体字。算了,肯定会被雷劈碎。或者埋个时间胶囊,就埋在月峰顶上,等修建月亭的时候就会被挖出来。算了,多半会被当成恶作剧,白搭上一个古董陶罐。
李效在这个地方磨磨蹭蹭的转悠,不舍离去。心里不禁蹦出了崔护的《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李效心里难受,一咬牙找了块大点儿的石头,拿自己的大斧子刻上了“2023李效不爬山!”连数字带标点十个字。刻完没走出十步远,就见石头忽然从山体上脱落,骨碌着滚向山下不知所踪。
“老天爷,一秒都等不了吗!”李效脸都黑了,体内能量激荡,心里升起一股狠劲准备遍山刻字,要跟老天往死里干。孰料天色巨变,阴云聚集向日月山山顶压来。李效一看这不是要劈石头是要劈死他,立刻就恢复了清醒。他的格言“只要干不死就往死里干”是有下句的,“只要可能死啥也不要干”,他一直是个理智的人。与天斗其乐无穷,但那必须是集智慧与气运于一身的神才能干的事,他李效是个凡人,必须保持低调。
李效收拾情绪,很光棍的冲天空拱了拱手,说了声得罪,然后扛着斧子走向小黑。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乌云迅速散去,片刻后又是晴空一片。商队的人都看呆了,没有人敢出声,就连梁士彦看向李效的眼神里都隐隐有了一丝敬畏。
李效一挥手,商队继续进发,翻越山口。李效在马上木然的随着小黑的步子起伏,心里那个苦啊,跟吃了苦瓜拌黄连一样。“我谢谢你啊,老天爷。送我个大杀招,以后看谁不顺眼就写个条子贴他背上,看哪座山挡道就把字刻山顶上,你都把他们劈碎好了。”
李效正阿Q附体,商队已经翻过了山口。放眼望去,一目千里,真是“山岚远处烟波碧,俯瞰人间万物清”。山下是一望无际的草原牧场,一片塞外景色。
李效心情逐渐好了起来,双腿一夹小黑奔驰了起来。罗平几人迅速跟上,几人在商队前面一里地左右的距离探路。
丝绸之路南路“青海路”在到西宁后,分成了三条路。北线经海北到门源穿越祁连山并入张掖到玉门关,连接丝绸之路主道;中线绕过青海湖北岸,经过伏俟城(青海湖以西十五里左右),向西进入柴达木盆地、茫崖直通南疆若羌;南线经柴达木盆地南格尔木、乌图美仁,到达且末,最后连接丝路主路。李效要走的这条路过日月山沿青海湖南岸到伏俟城这段贺拔贵山也没走过,所以为稳妥起见,他指挥商队行进的比较慢。
过了日月山口十余里,开始有吐谷浑人接近,发现是商队后,发出了交换的邀请。李效让贺拔贵山全权处理。
吐谷浑人也是鲜卑人,是从慕容鲜卑分离出来的。第一代首领叫慕容吐谷浑,因为和弟弟慕容廆发生矛盾,在二百多年前带着族人从东北辽西迁徙到此。他的孙子叶延以他的名字作为族名。鲜卑源于东胡,这时候的吐谷浑、北魏、柔然、几大北方势力都是鲜卑族建立的,所以鲜卑语是在此时的华夏北方是通用语言。
李效在商队和部落交换牛羊皮时,就操着半生不熟的鲜卑语跟牧民打听附近有没有神山、仙山,有没有神仙升天的传说。几个牧民指着西南面的大山说那边有一座神山,叫做赛尔钦日吉,是神居住的地方。赛尔钦日吉在鲜卑语里就是金色神山的意思。
李效远眺半天也没看到金色的山,暗忖不靠谱。那边的大山应该是祁连山南脉,海拔都在三千五到四千多米以上,老子的队伍在那些山上可是待不久。
商队从部落启程继续西行,傍晚时分到达青海湖畔,贺拔贵山指挥商队在湖边一个高地上扎营。
晚上李效和阿牛一轮值夜,两人沿着营地转了一圈后,找了块大石头坐了上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天下笑将》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