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十一 人类的哨兵(1/1)
看着儿子的样子,伊明仁心里也很难受。突然和他说这么多颠覆三观的话,真怕他接受不了。但打铁要趁热,不然只能带来更大的思想混乱。
“你说团结城是矿工的囚笼,其实谷神星何尝不是我们的囚笼?”
成功再次引起伊金辰的兴趣,伊明仁继续解释:“假如现在地球无条件开放地球永居权,你觉得谷神星有多少人会拒绝?”
肖根伴肯定马上扑上去,别人我就不知道了。“拒绝的应该不多。”
“其实以地球的资源和人类现在的科技水平,就算火星和小行星带的人都回去,也不会对地球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环境产生一丝一毫的不利影响,事实上以前回去的退休矿工吃苦耐劳且技能扎实,是地球劳动力市场的抢手货,但地球还是永久关闭了地球永居权的发放。”
“因为站在地球视角考虑,他们面临的其实是和我们一样的问题。太空时代开始后,人类的绝大多数科学发现和技术进步都是在火星及其以外的轨道上完成的,现在从天体物理、高能物理这样的前沿学科,到高性能材料合成、运输船制造、反应堆设计优化等等应用技术,小行星带都是公认的领头羊。要知道我们的人口不到火星的一半,也就地球的五百分之一。”
“出现这样的情况并不是偶然。倒不是小行星带人变异了变得更聪明,只是环境使然。太空有着天量的能源和物质资源,以及各种极端的物理环境,确实是科学研究和技术改进的最优选择,但这也不是我们更先进的最主要原因。人都是有惰性的,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能躺着休息就不会站着,感受过地球重力的你应该深有体会。我们对科研探索和技术改进投入了全部资源,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改善生活环境,不如此甚至无法生存。而在资源和环境都比我们优越得多的地球上,现有技术足够他们醉生梦死挥霍生命了。地球环境即是他们的福祉,同样也是束缚他们进步的枷锁。极少数立志搞科研探索的地球人,在自己的故乡甚至找不到能实际工作的环境,被那些浮夸空谈的同行排挤,只能跑到我们小行星带来。现在科学技术没有大的进步,人类只能龟缩在现有地盘上,承受人口缓慢萎缩的苦果,苦熬等待下一次科技革命的到来。可科技革命是需要理论进步和技术积累的,小行星带甚至火星的人类都跑回地球,科研数据和工艺技术改进就会大大减少,下一次科技革命何时才能发生?”
“所以站在地球角度考虑,小行星带以及雪线外的人类定居点,就是人类科技进步的前沿阵地,而我们就是阵地的哨兵。这阵地是人类的希望丢不得的,如果我们都跑回地球,他们能动员同样数量的地球人来接替我们吗?既然不能就只能用栅栏把我们强行束缚在这里。谷神星和团结城,只有程度的区别,没有本质的不同。”
伊金辰的表情平静多了:“那同样作为囚笼中的一员,父亲没有感到不公平吗?”
“我年轻时开始就立志为人类的进步而奋斗,不然也不会去柯伊柏带,到现在初心未变。所以尽管对地球的自私和自作聪明有些不快,但远没到强烈反感的地步。只是咱们绝大多数小行星带的同胞恐怕不是这么想的,最近的事件也能看出来。”
伊金辰感到很欣慰,父亲的形象再次高大起来,但新的疑问又产生了:“既然如此,您为什么还要执意推动和地球的战争,就算打赢了战争我们又能得到什么?”
“这要看你说的“我们”指的是谁了。如果是人类,无论谁胜谁负并不能从战争中得到什么好处,也许可以逼醉生梦死的地球联邦政府稍微振作些,改善下极端腐败低下的行政和科研效率?尽管小行星带同样存在阶级固化和官僚主义,但和地球联邦比那真是云泥之别。如果我们指的是小行星带,那战争获胜可以摆脱地球联邦的控制,自己主导自己的发展。就算同样是为人类的未来而奋斗,自己决策怎么干和让不食肉糜的地球瞎指挥也是完全不同的。”
不想错过《行星边缘》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