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4章 今天的林知微更让人讨厌了(1/2)
刘知同两人灰溜溜地下了台,刘志国清了清嗓,眼看就要进入会议的下一个议题。
林知微忽然插了一句话。
“刘队,是不是少了点什么啊?”
全场人齐齐看向她,唯独田桂花和几个吃瓜群众头埋得低低的。
“我怎么记得好几个人都欠我一个公开道歉呢。”
她就是要让全大队的人知道,什么瓜都吃,只会害了自己。
“姐,我们是不是太嚣张了?”三勇拽着林知微的衣角,忧心忡忡地凑到她耳边小声问道。
老师上课时讲过,得饶人处且饶人。他真的很担心他姐这样咄咄逼人会招人记恨。
“你是不是忘了我们家第二条家训了?”
家训?
林学书和三勇对视一眼,在彼此眼里看到了懵逼和抓狂。
他们连第一条家训都不知道,还第二条呢?!
不对,他们家什么时候冒出家训来了,他们怎么不知道?!
林知微面无表情地扫了他们一眼。虽然一个字没说,但林学书却从这个眼神里看出了“这么简单都不会,以前都白教了”的意味。
“没理都还要争三分呢,有理为什么要饶人。记住啦?没记住也没关系,回家抄写10遍自然就记住了。”
听了这话,周围的队员额头一滴豆大的冷汗。
这是家训?
他们长那么大,就没见过如此这么不正经的的家训!
田桂花和几个吃瓜群众傻眼了。
她们几个的年纪加起来都快200岁了,现在居然要当着全大队的面,跟一个15岁的女娃道歉!
丢人都发了!
但迫于刘志国和李芳的死亡凝视,田桂花等人只得顶着一张红透了的老脸,磕磕绊绊地向林知微认错道歉,并再三保证以后绝不再乱说话。
回到座位后,几个人恨不得找条地缝隙钻进去,同时心中怨气冲天。
今天的林知微更让人讨厌了!!
闹剧一样的道歉大会结束,刘志国终于可以开始强行拉进度条了。
“同志们,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们要撸起袖子加油干了。”
这次会议的主题除了通报刘知同的丑事外,还有一项重要的议程就是春耕动员大会。
马上就要进入3月农忙了,这段时间他们已经组织队员们翻好了地。接下来播种、施肥、除草等一系列农活,都需要队员们付出大量的汗水和精力。
刘志国号召大家在3月上旬抢晴播种,且要先播玉米,再播水稻、高粱、红薯,预计在3月底之前完成所有播种任务。
随后又安排了几名队员到县城种子站领取种子、秧苗以及农药、农具。
“水田多是我们队的优势。每年,我们队产的粮都是最多的。今年我们也要上下一心,打好今年粮食生产第一仗。”
刘志国慷慨激昂,连林知微都听得有些心潮澎湃。
这个年代,人们的物质生活虽然是贫瘠的,但是精神生活却极为富足。
台下议论纷纷,有人积极响应,但更多的人却在吐槽。
“粮食多又怎样,哪年分红不是我们队垫底。”
林知微不是很懂。
粮食产量高就意味着上交公粮后,每人分到手上的粮多钱也多。
分红怎么会最少呢?大家又为什么一副很丧的样子?
林学书看出来她的疑问,便小声为她解答。
原来最近一两年,上面放开了副业。
其他10个大队在每年农忙结束后,生产队会组织队员们进山砍松树用来种茯苓,供给医院收购。
俗语说靠山吃山,这些在生产队,一个劳力一年能分红150一200元。茯苓价钱又好的那年,每个劳动力甚至能分红300多元钱。
然而这泼天的富贵却没有他们战旗大队的份儿。
他们战旗大队是整个红旗公社中,地理位置是最特殊的。
大队靠着公路,水田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大队的收入全靠种粮食喂猪,因此每年分红都是垫底的,普遍不足100元。
眼瞧着其他大队的生活越来越好,队员们私底下怨言颇多。
为此刘志国快愁死了。
“刘队,咱们队什么时候也发展发展副业啊?”
活一样没少干,到手的钱却比其他队少了一大截,说不羡慕,那是不可能的。
但平心而论,说不发展副业也着实冤枉刘志国了。
可他们队上只有一片小山丘,松树少得可怜,就算砍光了也种不出太多茯苓。投入和收入不成正比,久而久之也没有人愿意干了。
刘志国也请过专家来教授养蚕技术,但由于队上水田多,空气湿度大,不利于蚕宝宝生长,这一副业也胎死腹中。
“适合我们队的副业,专家还在研究中。这次我特意多申请了一批种子,大家可以利用空闲时间,多多打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七零:裂了!假千金成了我的系统》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