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6章 标本是把已经消亡的东西用另外一种形式复活(2/4)
能理解。跟我做标本一样,除了动物的体态和生活习惯,我还得知道动物在想什么。”
“动物一般都在想什么。”
”跟人想的一样。”
“这句话怎么理解呢。”
“比方说你是猫。他是狗,我是人。”
单师傅指着刘纵。
“狗是难听点,我举个例子。 要不我是狗。”
刘纵赶忙摆手,“没事没事,比喻,我知道。您继续说。”
“咱仨面前有碗好吃的,猫想的是,我现在就要吃。狗想的是,是不是给我吃的,吃了会不会挨揍,今天是女主人在家,她下手很轻,我不怕她,那我就去吃一下。人想的是,其实我想吃,但是我该不该吃,我是分成三份还是自己吃,我自己吃,另外的两个人会怎么看我,要不我先看看他们什么意思再说。三者想的是一个事,但是思维的长度不同。我揣测出来猫狗的想法,就知道它的喜好个性,这样我做一件标本就能从眼睛和姿态表现出来。”
“你在博物馆的工作也是这样。”
“那不是,博物馆就是把动物的身体结构交代清楚。宠物反而更复杂,要建立它和主人的关系,这是委托人需要的。博物馆的工作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这么解释OK么。”
“OK的。”
“OK就好。我没跟警察打过交道,但大概知道你们旁敲侧击,用看似无关紧要的问题,就把实际情况掌握了。”
“我们的工作可没有那么轻省。”
“当过警察的人,看人的眼神是不一样的,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区间,会特别集中。”
“分对象吧。人和人都不一样。”
“我最不了解的就是人,所以才和动物打交道,我最不喜欢和人接触,所以才学了这门手艺。”
天阴得像要塌了下来似的,感觉乌云已经缓缓弥漫在了地表上的空气里,但雨就是下不下来,这让屋子里的三个人多少都有点分心,好像听见雨声,他们才能放下心来。
王敕觉得前戏差不多了,开始步入正题,“我们手上有个案子,人死了,他的皮肤没有了,所以我们想请教一下你这方面的问题。”
“怎么个没有法儿?”
“人死在了闹市区的天台上,我们发现的时候身上的皮肤被剥掉了。”
“据我所知,所有动物里,人的皮肤是最脆弱的。比方说吧,动物你们没机会接触,但都吃过鱼,你以为鱼皮薄,但鱼皮做的衣服,比一些兽皮还要结实。”
“为什么会用鱼皮做衣服呢?是因为结实吗?”
“用鱼皮做的衣服光滑柔软,可以贴身穿,不光是要结实,还要足够轻薄。”
“没有味道吗。俩人一拥抱,一股子腥味。”
“当然不是扒下来就穿身上,老祖宗想的和做的比现在的人可多得多了。用鱼皮做的衣服,不但不腥臭,而且还能治疗和预防一些皮肤病。我们现在做一些鱼类的标本,最好的技术,也是从古法里面的来的。阴干处理后的鱼皮是半透明的,然后要鞣,鞣的过程里掺玉米面,玉米面会吸附鱼皮当中的油脂,这样去了油脂的鱼皮就会有透气性。鳞片也是这个时候去除掉的,一定要让鳞片从油脂上自然脱落,刮和拔都会破坏完整性。后面就要进行更复杂的加工。大概就这么个意思。”
“那怎么能知道鱼皮比人皮结实呢,你接触过人皮么。”刘纵问。
“我没有接触过,但了解过。”
刘纵把椅子往前拽了拽听单师傅说。
“除了书本上的了解,我们博物馆之前组织去过埃及,当地有个学者告诉我们,他们曾经在木乃伊里发现了一种草本成分,是专门用来防止皮肤干燥变形的,文献里对此也曾记录过一笔,掏空所有的目的除了防腐,还有就是为了保存皮肤的完整性,跟防腐比较,这道工序是最难的。那些被做成木乃伊的达官显贵们毕竟不想好不容易把自己复活了,然后是个干瘪老头的模样。我用鱼皮举例子,是想让你们认识到,人皮有多脆弱。即使在生产力低下的上古社会,也很少采用人皮来御寒。”
外面一声毫无预兆的闷雷,震的窗户嗡嗡作响。
“还有什么要问的。”
王敕直截了当,“人皮好剥么。”
“没剥过。”
王敕笑。
“从来没接触过吗?”
“怎么可能呢,人体标本是另外一个领域,现在塑化的比较多,只用于医疗和一些相关行业的教学。”
“有什么差异。”
“我刚才说了,人的皮肤韧性差,难处理。人体标本里,我没见过完全靠人皮复原的。”
王敕:有没有可能跟我们去看看尸体。
“没可能。”
王敕抿着嘴点了点头。
“我最忌讳看死人。单位里谁家有白事我只拿钱,从来不去,爱说什么说什么吧。我从小就怕死,做标本这份工作多少也跟这个有关。”
“为什么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标本师》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