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历史直播:我给秦皇汉武上语文课 > 第5章 继续上课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5章 继续上课(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上课!”

“老师好~”还是拖长了的声音。

“同学们好,请坐。”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沁园春·长沙》这首诗歌的写作背景,也了解了诗人的故事。现在我们接着学习,学习这首诗歌到底好在哪里。”

“现在大家齐读一遍,回顾一下这首诗歌的内容。”

在学生齐读的时候,秦筝打开PPT。翻到了上节课讲到的内容。】

看到没有接着讲历史故事,不少人都很失望。

以唐太宗李世民为首,明明再接着就该讲到他的,他到底在历史上有何功绩?

就算后世记载简单,说不定也会对他现在遇到的蝗灾有帮助呢?

不过已经揭露了他是千古一帝,可以反驳一些说上天是惩罚他才降灾的言论了。

你看,上天已经承认他了不是吗?

【等学生齐读完毕,秦筝接着上课。

“现在我们来仔细的欣赏这首诗歌,首先一般来说,词都是分为上下两阙的,通常是上阙写景,下阕抒情,我们来看看这首《沁园春·长沙》是不是也一样。”

“一样!”学生们异口同声的回答。

“哇啊?你们这么肯定啊?”

“肯定!”

“答对了,那我们来仔细看看,上阙写景是怎么写的,下阕抒情又是抒的什么情。”

“我们来看前三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首先是‘独立寒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正常的语序是‘于寒秋中独立’,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倒装句。有什么作用呢?”

等学生思考了一会儿,秦筝才接着解释。

“‘独立’置于句首,与‘寒秋’对照,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这样是不是就体现了词人卓然而立的形象?更体现了中流砥柱的英雄气概。”

“是!”

“这样描写就给给全词定下了一个豪迈奔放的调子,同时也更加押韵。能理解吗?”

“能!”】

不少读书人暗地点头,原来还能这样理解。

同时也觉得秦筝这样循循善诱的教学,让学生更加学得进去。

回想起他们死记硬背的学习生涯,教学的夫子也太严肃了吧。

或许女子教学会更加细心和耐心吗?

要不,以后给孩子找女夫子?不少人在心里这样想到。

在不久的将来,一些会识文断字的女子非常受欢迎,不少有钱人都想给自己的孩子更好的教育。

种下一颗种子的秦筝不知道,她还在认真上课。

【“这是倒装句的作用,现在我们来看看开头这三句的作用,它为什么能放在开头?现在想想,我们能从这三句里面获得什么信息?”

看学生思考的样子,秦筝提醒一句。

“可以跟同桌讨论一下。”

教室里瞬间响起了窃窃的讨论声。】

前面三句有什么作用?不就是诗词开头吗?

不少人不思其解。

这不就是开篇写时间地点,表示我在这个地点有感而发吗?

然而天幕表示,没有这么简单。

【 “首先我们来看看,寒秋,也就是深秋时节,那么寒秋代表了什么?”

“时间!”

“唉~对了,寒秋是时间,那么接下来就简单了。现在知道前三句交代了什么了吧?”

“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

“对,交代时间--寒秋,地点--橘子洲头,人物也就是作者。也就是说,这三句交代了一个特定的环境。这是第一个作用。”

“第二个作用是什么呢?你们想一想,‘独立’也就是一个人在寒秋中站立,这样的一个特写镜头,是不是更加明显的体现作者的形象了。”

“是的!”

“所以前三句的第二个作用就是,通过寒秋、湘江,衬托了一种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

“除此之外,这三句还有其他作用吗?”

“有!”

“是什么?”

“奠定全词的感情基调。”

“对,前三句还为全诗奠定了大气磅礴、豪情奔放的感情基调。而且还引出了下文,为下文的写景抒情做了一个铺垫。”

“这些是前三句的作用,那么你们再仔细读一读,前三句是不是描述了一幅画面?寒秋、湘江、我,对吧?”

“对!”

“所以我们可以把这幅画面总结一下,就叫独立寒秋图吧。”】

简单是三句词而已,在后世竟然能引出这么多意思?

也不知道后世学习到他们的知识的时候,又会怎样解读?

【“独立寒秋图,我们就解读完了,接下来我们再看看还有怎么样的图画呢?现在从‘看’字开始,你们自己读读,觉得到哪个地方描写是一张图呢?”

“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历史直播:我给秦皇汉武上语文课》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