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历史直播:我给秦皇汉武上语文课 > 第42章 《登高》2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2章 《登高》2(1/2)

目录
好书推荐:

【“现在我们来看看这首诗。首先,你们先回答我一下,《登高》这首诗是近体诗还是古体诗呢?”

“近体诗!”大部分学生都能答对。

然而还是有个别回答了“古体诗!”

“好啦,我们再次强调一下。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诗称为古体诗。”

“来具体看一下他们的区别,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往体诗”。按每行诗字数可分为四言、八言、七言、六言、杂言等。每首诗不拘”字数,不求对仗,不讲究平仄和押韵,节奏也较自由。

近体诗呢,又称“今体诗”、“格律诗”,是唐代形成的格律诗和绝句的统称。每诗句数固定,排律诗除外;每句字数固定;押平声韵,不换韵,位置固定;讲究平仄对仗。”】

天幕下立刻就有人反应过来。

一个书院里的学生疑惑:“这个之前不是讲过的吗?”

旁边的的同学不以为意:“讲过又怎么样,难道夫子讲过的内容你一次就记住了吗?”

“说的也是,嘿嘿~”这人不好意思都挠头。

总是有些学渣需要讲很多遍才能记住的。

【“《登高》是近体诗,也是一首七言律诗。律诗的形式特征是什么呢?”

“第一点,句数固定。律诗通常每首八句,超过八句的 ,则称排律或长律。

以八句完篇的律诗,每二句成一联,总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

每联的上句称为出句,下句称为对句,两句构成对句关系;前联的对句和后联的出句的关系则称为邻句关系。”

“第二点,押韵严格。律诗通常押平声韵,而且必须按韵书中的字押韵。原则上只能用本韵,不能用邻韵;即使稍微松一点,也只允许入韵的首句可以用邻韵,叫作“借韵”。

律诗还要求全首通押一韵,即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第三点,讲究平仄。汉语虽有四声,但在律诗中,并不需要像词、曲那样分辨四声,只要粗分成平仄两声即可。要造成声调上的抑扬顿挫,就要交替使用平声和仄声,才不单调。

如果用汉语中的音调来判定的话,简单的来说就是一二声为平,三四声为仄。

律诗各句的构成规则就是:对句相对,邻句相粘。

对句相对,是指一联中的上下两句的平仄刚好相反。如果上句是:仄仄平平仄,下句就是:平平仄仄平。

邻句相粘。相粘的意思本来是相同,但是由于是用以仄声结尾的奇数句来粘以平声结尾的偶数句,就只能做到头粘尾不粘。例如,上一联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下一联的上句要跟上一联的下句相粘,也必须以平声开头,但又必须以仄声收尾,就成了: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当然粘对也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基本上也是遵循“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口诀,也就是说,要检查一首律诗是否遵循粘对,一般看其偶数字和最后一字即可。”

“第四点,要求对仗。对仗,也就是对对子。

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每首律诗的二、三两联的上下句惯例是对仗句,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

对仗的第一个特点,是句法要相同。比如上句的句式是“主谓定宾状”,下句也用相同的句式相对。

第二个特点,是不能用一样的字相对。像“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种对仗,在词、曲中是可以允许的,在近体诗中则绝不允许。实际上,除非是修辞的需要,在近体诗中必须避免出现相同的字。

对仗的第三个特点,是词性要相对,也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代词对代词,虚词对虚词。”】

关于律诗的这些规则,秦筝讲得比较粗略。

在律诗已经形成规范的时代,不少人为了写诗,需要一个字一个字的琢磨。

押韵、平仄、对仗,甚至每一个字的表意,深意,都需要斟酌很久。

对于秦筝讲得这么简略,一些人很有意见。

“这么重要的知识,就这样讲完了吗?太不认真了。”

“可能律诗在后世已经不是主流了,所以不必教得详细吧。”

“唉~后世要学习的东西那么多,也能理解。”

“原来以后写诗还有那么多限制?”

李白想着,虽然他也不是不能写,但是总觉得不够痛快。

【“接下来,我们就以《登高》为例,学习一下七言律诗。现在,有同学来读一下这首诗歌吗?”

曲锐意举手,秦筝就让他来朗读。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历史直播:我给秦皇汉武上语文课》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