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历史直播:我给秦皇汉武上语文课 > 第49章 《琵琶行》4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9章 《琵琶行》4(1/2)

目录
好书推荐:

【前面的乐曲还比较欢快明朗,清脆悦耳,仿佛说起了琵琶女色艺超群。名动京华的青年时代。

但是好景不长,时光不再,于是旋律又进入了第三部分。

紧接着的几句。“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旋律变得“冷涩”“凝绝”,音乐之声也“暂歇”。命运的变化使琵琶女陷入了思考中。

接下来这几句,“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这段音乐情绪又变得高涨起来,在沉默中爆发,刚劲急促、震撼人心,表达了琵琶女对命运的不平之感与愤懑之情。

琵琶女本渴望爱情的抚慰,但薄情的丈夫“重利轻离别”,她时常空船独守,痛不欲生,悔恨交加。

高亢激越的旋律正是她对世人重色轻才和丈夫重利寡情的愤怒控诉。收拨一划,是愤激的哀号,更是对不公平社会现实和命运的抗争!

“现在我们可以总结一下,琵琶女的弹奏可分为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三个!”

“没错,我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这个阶段是清脆悦耳的“欢乐曲”。

“第二阶段: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这是婉转低沉的“沉思曲”。

“第三阶段: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最后是激越雄壮的“悲愤曲”。

我们再来看看这一段的最后一句。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这两句采用的是反衬手法。用“东船西舫悄无言”的寂静无声,反衬“有声”的音乐效果,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了。

人们无声地沉浸、陶醉在艺术的享受之中,同时由于音乐的旋律,使诗人想到了自己浩茫的心事,引起情绪上的波澜。给整个音乐形象补足了画龙点睛之笔。】

“不愧是炫技之作,这诗所描绘的琵琶曲,也太吸引人了。”

“确实,也不知道是什么样的琵琶曲。”

【“现在思考一个问题,本段对音乐的描绘非常出色,试分析诗人是运用什么方法具体描写乐声的?”

“比喻!”

“没错,第一诗人运用了大量的比喻,以声写声。化无形之声为可感之物,写出了琵琶旋律的跌宕起伏与复杂多变,把琵琶的乐音描写得淋漓尽致。”

“第二,侧面烘托与正面描摹相结合。“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乐声已停,然而人们还久久沉醉在余音绕梁的美妙音乐氛围之中,侧面烘托出了琵琶女技艺的高超绝妙。正面描摹不再赘述。”

“第三,巧用叠词 。“弦弦”“声声”“续续”“嘈嘈”“切切”等叠词的运用。”

“第四,运用拟声词和连绵词,比如间关是叠韵词、幽咽是双声词。”

“第五,紧扣“情”字来描写。琵琶女是带着感情弹奏的,“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在乐声之中融入了情感因素,更加声情并茂,婉转动人;

诗人也是带着感情来倾听、来描摹的,“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音乐的起伏跌宕体现了情感的复杂变化,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以上为第二部分,写与琵琶女相见及听她弹奏的情形。

我们来看看第三部分。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这部分比较简单,秦筝带着翻译了一下,大部分学生就能理解了。

“第三部分叙写琵琶女的身世,塑造了琵琶女这样一个在封建社会中被抛弃、被侮辱的妇女的典型形象。”

接下来的诗句也照样翻译了一下。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历史直播:我给秦皇汉武上语文课》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