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70章 一点后续+新课导入(1/2)
【呼~终于讲完了文章内容,秦筝呼出一口气。
“文章内容我们大概就讲完了,你们能理解吗?还有哪里有问题吗?”
“能理解!”“没问题!”
学生都表示没问题,秦筝却表示不相信。
“如果有不懂的,课间可以去办公室找我,晚自习的时候也可以问。”
“那么,下课!”
秦筝刚喊了下课,学生就以极快的速度冲出了教室。
连课本都没收起来,还在课桌上摊开着。】
“哈哈哈,他们这个速度,能看出来是真的很饿了。”
当然,也有人想着,这些学生好歹也是读书人,却一点都不稳重。
这两节课讲完了《劝学》,两天后,天幕再次亮起。
唐之后的朝代。
“按照之前课上所讲的,今天应当讲的是《师说》。”
“应该就是昌黎先生的《师说》了,也不知道对于韩昌黎,后人又是怎么解读的?”
“之前不是说了唐宋八大家吗?肯定是跟东坡居士的解读差不多。”
韩愈也期待后人对自己的看法。
然而秦筝却没有开场就说起韩愈,而是说了一个故事。
【秦筝走进教室,先在黑板上写了“程门立雪”四个字。
“同学们知道“程门立雪”的成语故事吗?”
有回答知道的,也有回答不知道的。
“这个故事发生在北宋时期,跟两个人有关,程颢、程颐。”
“程颢、程颐是两兄弟,他们是北宋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是宋明理学的奠基者。”
“他们两人当时的名声很大,有很多读书人想要拜他们为师,其中有一个叫杨时。”
“杨时年轻的时候就考中了进士,但是为了求学而放弃了做官的机会。他专门赶到河南,拜二程为师。”
“有一天,杨时和游酢来拜见程颐,从窗户外面看见了程颐正在小睡,他们怕惊动老师,就一直在门外面等着。”
“可是天上却下起了鹅毛大雪,越下越大,杨时和游酢还是一直站在雪里等着,直到程颐醒来,雪已经堆了一尺厚。”
“所以后来就有了“程门立雪”这个成语,比喻尊师重教,诚心求学。”】
程颢、程颐还没有收杨时和游酢为徒,现在两人不约而同的点头。
“这两人值得收。”
孔子也觉得这两个尊师重教的态度不错,但还是觉得这两人不懂得变通。
既然老师在休息,那也可以隔天再来,或者让侍从带去客厅等候也行啊。
但是接下来孔子就更生气了。
【对了,建炎南渡之后,对理学的推广起最大作用的就是杨时。
“程朱理学”是程颢和程颐兄弟开始创立,经过弟子杨时的推广,再传罗从彦,接着三传到李侗的传承,一直到南宋时期朱熹才大成。
朱熹就是李侗的弟子。 】
怎么突然提到他们了?
朱熹等人不解。
“程门立雪”的典故算是褒奖,却突然提到了程朱理学,这让他们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其实,到朱熹为止,当时的理学还只是宋代思想流派中的一个,程朱理学也没有什么优越的地位。
直到元朝时期,为了消耗汉族,程朱理学被被确立为官方的意识形态,宣扬“君臣大义”,“君臣大义”渐渐盖过了“华夷之辩”。
到了明朝,王阳明的心学将儒家思想推到了另一个极致。
在清朝的时候,程朱理学被阉割,被曲解。
大家都知道清朝“文字狱”盛行,被文字狱迫害的有一个人叫吕留良,这是一个具有强烈的反清复明思想的人物,他死后还被鞭尸砍头,而吕留良是一个最信奉程朱理学的人。
所以程朱理学是慢慢发展成后面那个样子的。】
被曲解,被阉割,只是这几个字,朱熹就知道了,所谓的程朱理学,肯定跟他原本是意思完全不一样了。
程朱理学,心学,所以真正流传到后世并不是他们现在的儒家吗?
先秦以前的儒家学子心惊。
汉朝的儒家虽然已经有所改变,但是大体的思想还是在的,现在看到被一步步改变的儒家,他们也思想复杂起来。
其他家忍不住幸灾乐祸,想要嘲笑儒家一番,你们儒家的思想传到后世,肯定早就面目全非了。
【但是其中的一些思想是从一开始就存在的。
比如“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就是程颐提出的。
还有朱熹也不提倡寡妇再嫁,等等之类的。
所以到了后来,这些思想演变成了对无数妇女的压迫。】
“寡妇不能改嫁?这是什么道理?”
宋朝的时候还有很多寡妇改嫁,朱熹这个思想并没有流传开来,现在很多人都不理解。
寡妇怎么就不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历史直播:我给秦皇汉武上语文课》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