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7章 全民抗疫(1/2)
包大人拿着二壮写的纸,就去寻刑部尚书赵大人,也暗暗佩服侯府夫人的手段,若为男子,肯定能位列三公。
二壮带着下人们回府,安排事宜:“肥皂铺子关门不营业了,送一万个药皂一万个肥皂到户部,酒楼清客,所有大厨改蒸馒头,煮鸡蛋,熬粥,粥必须能立得住筷子才算合格!能做多少算多少,1/3送北市划分的疫区,2/3送城门口,让城门口的士兵接收。琴舍即刻停业,安排疏散各府子女,务必安全送回去。另外捐赠20万两,也给户部送过去。府里的下人们自愿去帮忙照顾病人,去的人每人赏30两,全凭自愿。行了,管家,你安排下去。”
二壮又从空间找出牛痘的疫苗,这天花其实就是牛痘,给府里的所有人陆陆续续种牛痘。
种了牛痘的全府上下,都没什么感觉,但二壮还是嘱咐大家,这药水过半个月才能有效果,所以一定要注意防疫,且小心小心再小心。
全家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打扫卫生,撒石灰,有事没事就洗手。不聚众,不闲聊,人人口上戴着二壮分发下来的N95口罩。
其实家里很多人都奇怪,这些东西哪里来的,但二壮把持着府里的对牌钥匙,府中金库里有什么,大家也不知道,二壮每次都是去金库拿东西出来,实际上是去金库再从空间拿出来。
家里安排的是很妥当了,但二壮还是担心城外的流民,万一暴动,那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画面转到皇宫,太和殿上,皇帝和六部尚书商讨着秋闱之事,京兆府包大人没找到人就进宫面圣了。
因事出紧急,包大人不经禀报就推门入殿,直直跪下:“启禀陛下,永义侯府夫人在街上发现染了天花之人,现已将人安置在了北市的空地上,随行的郎中大夫还有接触过的人全部在北市看管起来,侯夫人还说城门和皇宫各门都是最重要的,建议赵大人不放进一人。臣特来禀告。”
皇帝上官宇和六部尚书一听,顿时大急。包大人将二壮写的纸呈上去,皇帝大致看了下,觉得甚是稳妥之策,便统筹安排:“李光明(刑部),朕命你带一半禁军,去北市疫区,城门,坚守住,不得任何人进京,另外一部分禁军交给禁军统领李君骞看好皇宫各宫门。德全(大总管),知会宫内各宫不得出宫殿一步。”
“李东征(兵部),拿虎符去城郊大营调兵,控制城外不要乱,全部按照北市安排。”
“钱万森(户部),你户部去调粮,药物……”
“司马刚(工部),工部着人安排建造……”
“福全(二总管),去太医院传旨……”
“辛启(礼部),让京城的官员各司其职,不用上朝,有何事全权交给太师和郑布(吏部)商量定夺……”
“包易,京兆府围护城内治安……”
德全回来后,上官宇又吩咐道:“去告诉太子和老二,让老二去城外安抚流民,坐镇城外,太子去北市,坐镇城内!”
众人各司其职。
一车车药材米粮拉到各处,一车车瓦罐柴火也陆陆续续拉过去。户部可调动的物资不多,有大部分米粮,药材,棉被……等物资都是用来防止打仗和天灾的,只能动用部分,这可把户部尚书钱万森头大坏了。
按照侯府夫人的计策,去通知富户捐钱捐粮捐物,但收到的东西还是不多,众官员和富户大多还在观望。
二壮家的管家来了,送来了香皂肥皂,嘱咐这些东西让切块儿分给每一个得疫病的人和抗疫英雄们。还带来了好消息,福临达酒楼12时辰免费供应馒头鸡蛋和米粥,现第一批食物已经送到城外和北市。提供抗疫英雄免费休息在福临达的客房。还留了20万两银子给户部采买药材被褥。
这可解了户部尚书钱大人的燃眉之急啊!有了一个侯爵家带头,其他家就不会再观望了,富户也一定会跟随。
果然,不出半个时辰,各府陆陆续续的捐钱捐粮捐物,户部尚书笑眯了眼:“来人,吩咐下去,到各街道设置送粮店,城内没米粮的百姓,都可以平价购买,但一家只能出来一人,且每半个时辰,只能一条街巷的人出来采买。”
城外
二皇子奉命安抚流民,但二皇子出来做了做样子就躺回了自己的临时帐篷里,一会儿喝喝茶汤,一会儿吃吃点心。
城外圈了一片地作为隔离区,但人心惶惶,虽然有药有粮,但一天就死了几十人,百姓还是惶恐不安,夜晚就出现了暴动!一个个吵吵嚷嚷,要进城!
城外一时拳打脚踢,一个个目眦欲裂,怒目而视,流民和官兵拉扯着……
“阿娘,呜呜呜我要阿娘……”
“儿啊!我的儿啊!你死了让为娘可怎么活啊!”
“母亲!快醒醒!母亲!孩儿无能啊!”
“拼了!我和你们拼了!你们这些狗官!”
“祖母!祖母!爹!祖母她……”
“叔父啊!小心后面!”噗……
死了好些人,全是流民百姓,京郊来的兵士镇压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穿越之养娃致富》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