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三姑盖房 > 第65章 李艳家事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65章 李艳家事(1/2)

目录
好书推荐:

正月初十,晶晶带着悲伤和心痛,返回了学校,因为临近高考,学校的假期比较少。

期间三姑和丹丹多次劝说,晶晶才重新捡起了学习的动力,决定用自己的成绩来回报三姑父的期望和遗愿。

丹丹,在三姑父去世后,便辞了职,暂且在家陪着三姑稳定情绪。

自三姑父去世后,三姑经常半夜起来,坐在门口,傻傻地朝路口看着。孙俪和婶子们也都多方劝解,安慰。

可三姑总是在别人过来安慰的时候,装出一副极其自然的状态,有说有笑,在旁人走后,便立马面露悲伤,眼睛中饱含泪水。

是啊,悲伤,尤其是这种撕心裂肺的悲伤,不是几句话语能劝解的了的。那是心也跟着死了一次的悲痛。

杨琳和高强期间也来过几次,可每次三姑都是微笑着打发他们走了,说着自己没事儿,即使高强看出来三姑眼角未干的泪痕还那么明显。

日子在走着,时间看似冲淡了很多东西。

三姑在晶晶回学校后,便开始出摊了,除了街上的李强,似乎别的摊主都没看出来三姑经历了怎样的痛苦。

李强当时也参加了三姑父的葬礼。可本身就有点敏感的他,怎么能去安慰呢。尤其现在这种情况更是连在街上见面打招呼都避开。

三姑正常出摊收摊,只是在等顾客的时候,不会像以前一样,眼睛放光的盯着路人了,也不在乎讨价还价,只是机械性的按照客户的价格就出了。

三姑的两个姐姐至始至终没有出来过。

孙俪在和村里的婶子大娘们聊天的间隙,也会感慨着三姑的不易,更愤慨其两个姐姐的所作所为。

大娘气的骂道:“这俩白眼狼,他们那边都知道消息,还来人了,他们能不知道吗?孬熊。”

李艳也十分气愤的说着:“我嫁过来时,就感觉他俩不是货,你看看没看错吧。”

村里在替三姑鸣着不平,虽然没有什么作用,可还是挡不住他们对待可怜人的在意啊。

李艳从三姑父走了后,经常没事去三姑家看看,有啥帮忙的,关心关心丹丹的近况,三姑也没在意,毕竟曾经俩人也不是很愉快。

但这次事情后,李艳确实变了,变得原因也许还有一个吧。

李艳的爱人刘从强,作为刘胜臣家里的小儿子,本身就十分娇惯,因此经常好吃懒作,三十五六的人了,还经常熬夜上网,打游戏,和一帮村流子喝酒打牌,几乎都是靠借钱为生。

好在刘胜臣年轻时在外面收废品,存了点积蓄,还能帮扶下,不然这个家恐怕也早散了。

刘从强在外面喝酒打牌经常夜不归宿,这样让正值年岁的李艳非常不满,家里条件差点,那就差点,公公婆婆还能帮衬点,带孩子,交学费,日常花销也都没有操过心。

虽然回回因为各种事情和刘从强吵架,但是架不住,刘从强长了一张好嘴,总能在每次大吵一架后,清醒过来,及时甜言蜜语的安慰着李艳。这也使李艳感觉到被宠爱包围的幸福。

因此刘从强不上班,自己上班,也因为马玲的关系,李艳在当地镇上新投资的某配件厂,做包装,一个月也能挣个二三千块。平时单子多的时候,多干点,少的时候就休息,因为计件算工资,因此请假倒也随意,毕竟没有底薪,纯按出活量。

李艳在厂里,经常性的加班加点,想着多挣一点儿,虽然自己比较强势,可是在对待家庭上还是很负责任的,很多时候看着近八十的老人还在帮自己,也都会想着帮点。

自己男人不争气,不能让孩子亏着啊,毕竟老人能给孩子吃喝,可衣服用具这些,他们毕竟年纪大了,不会买。

总不能这也让老人帮忙。李艳常常以这个为动力,驱使自己每天多干一点。

自己不像大嫂马玲,非要孩子怎样的出人头地,出类拔萃。比成绩,比特长,自己倒也想的开,能好好读书,就读,全力支持,不能好好读书,想干啥就干啥,哪怕学门手艺。

毕竟李艳自己才初中毕业就不读了,当时因为学习被家里父母打的惨不忍睹,最后也什么都没学好,还差点抑郁,因此不想孩子走自己的老路。

这样在村镇上学,倒也没有多少经济负担,唯一要考虑的可能就是两个孩子都是男孩,以后盖房子麻烦,但那毕竟还早。

李艳常常这样想着,倒也看得开。

本来日子就这样平淡过去就算了,可哪知道年前,家里来了几个穿着大黑袄的大汉,挨家挨户的点名找刘从强。

最后到了李艳家,刘胜臣在门口正扫雪。看到来人,本没有多想,便觉得是刘从强街上的朋友,便对来人说道:“强子去街上了,你们进屋坐,”。

俩人看找对了地方,便也不客气的跟着刘胜臣进了屋,刘胜臣还热情的倒了两杯水给他们。说着:“你俩打他电话啊,他应该一会儿就回来。”

俩人礼貌的回着:“叔啊,我们打他电话咋关机了,这说来找他的也没见着人。”

刘胜臣说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三姑盖房》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