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 11 章 我的姑姑们(1/3)
奶奶常含泪说道:“我这三个孩子里,最辛苦的是你大姑,我最亏欠的是你三姑。”
常听奶奶讲起爸爸小时候的事。那是八几年的事,那时候村里刚刚开始分干到户,我们家原本有自己的宅基地,但可惜是和爷爷的哥哥一起共享的,当时两人还没有分家。
生活在现代的人,很难理解当时的父母为什么那么心狠,奶奶常跟我讲:“以前你幺公(爷爷最小的堂弟)的母亲在世的时候,当时她的大儿子媳妇都已经生了两个儿子了,她才生小儿子,当时她家条件比较好,吃得起肉和大米,于是她便在煮粥的时候,把米粥上层的汤汤水水给两个孙子吃,把米粥下层大米较多的部分给自己的小儿子吃,至于顿肉更是不会让大儿子和儿媳妇晓得。”
在现实生活中,我外婆的父亲也好,爷爷的父母也好,都让现代的人无法理解,爷爷的姐姐曾说:“过去经济匮乏,煮玉米粥的时候,其他的孩子吃到个灰包子(玉米面疙瘩)都会挨打,都必须吐出来给你大伯公吃,其他是孩子吃不到的。就连你爷爷都不能吃。”
爷爷的几个姐姐倒是十多岁就嫁出去了,而我的爷爷的童年就在挨打和饥饿中度过。原本我家有自己的宅基地,当时一共四个房间,本来是两兄弟一人两间,上面用木板铺的阁楼,很窄,本来就住不下,爷爷的母亲,偏心长子,竟不许我的父亲和姑姑们到自己房间的阁楼上去,因为楼上的空间都让她给了大伯公家的孩子,后来两兄弟分家,由于爷爷母亲的偏心,宅基地连同几块肥沃的田地以及大多数的家具都给了大伯公一家,我们家只得到一些零零散散的碎地,自己家的二十块钱存款,加上分家时分给我们的一点钱,半买半租的住在下湾村原来地主老财留下的旧房子里。
奶奶回忆起那天仍是眼含热泪,三姑还不会走,奶奶用个背篼背着她,手里牵着爸爸,大姑背着我家当时养的一条小狗,爷爷背着分到的一些农具,闷头走在家面,妻儿看不到他的表情,但我想他当时的心一定是碎的。这便是八十年代初我家的现状。
“你大姑强势,从小就不怕事。”奶奶经常一脸骄傲地对我说。
分干到户后,大人们终日在地里劳动,照顾弟弟妹妹的重担就落到我大姑的身上。据我奶奶说,我大姑从几岁开始就得学会做饭,洗碗,洗衣服,晒东西。大伯公生了个智力有障碍的女儿,与我大姑同岁,攻击性很强,见了谁家晒东西,她都要上去打翻在地,给人家弄脏,有时候还会把东西倒在茅厕里,见了谁家的小孩子,她都要上去打,尤其是我爸爸。
大伯公一家人都讨厌我们。
尤其是讨厌我爸爸!
因为在那个年代大家都穷,而亲兄弟之间又要分家产,祖祖,一辈子没接受过教育,她是个软弱自私的人,谁家过的好她心疼谁!这个村子里不只是我们一家兄弟不和,其他的家庭也大多这样,每次大姑见了那傻女孩来,都要连忙先将晒的东西收起来,然后把我爸爸和三姑叫进屋子里,有一次,那个傻姑娘追打我爸爸还追到我们院子里来。
我大姑气极了,冲了出去,将她撞倒在地,然后骑在她身上使劲儿厮打,狂扯她的头发,她智力有障碍,打不过我大姑,还有一次,她来端我家晒的南瓜干,我大姑使劲儿将她推到在地,从那以后,每见她,我姑就破口大骂然后捡起石头砸,之后,她再也不敢来我家捣乱,而我的祖祖(爷爷的母亲),明知道是大伯公家的人不对在先,她竟然还帮着我大伯公家说话。
从几岁开始,我大姑就得开始学着给一家人做饭,大热的天,她要坐在灶孔边守着火,以免火星儿掉了出来,引燃柴火,做完饭后,她还要看着家里的财产给鸡鸭牲口喂食,有一次家里买了小猪,有一天小猪掉到了茅厕里,这是家里最重要的财产,姑姑想去拉,但她够不着,只能大声呼叫,好在爷爷奶奶离得不远。等她稍大点,她就得做更多的体力活儿了,奶奶常红着眼眶说,大姑经常得背着一大捆柴火和干草回家,累的一身是汗满脸通红,有时候一些大孩子还要来抢她的柴,她还要跟别人打架争抢,收谷子的那段时间,大人在田里收割,她要帮着背运,晒过之后,她还要帮着父母抬那些笨重的拌桶和风车。
比起强悍的大姑,三姑在奶奶的印象中则更多的是那个柔弱退让的角色。
后天就是三姑姑的生日了,奶奶很是不安,因为她没什么送得出手的东西,老人家一辈子没有打过工,没有多少存款,村里的老人也都是如此,所以我们这里的老人走亲访友流行送蛋类和其他农产品,他们也只拿得出这些,但天热再加上前段时间还有新城疫家里的鸡鸭都没下蛋,昨天奶奶在村里问了一圈,也都没人家卖蛋,她老人家每天看着这几个蛋发愁。三姑爱吃素食,往年只要姑姑一抱怨县城菜价贵,奶奶就会去地里摘上一大口袋,给姑姑捎去,但今年雨水少,菜的长势不好,老人家拿不出手,表弟身体不好,缺铁,医生建议多吃油菜苗,爷爷奶奶便一下子种上好几亩,都给了姑姑们,以前家里养猪的时候,奶奶总会优先给姑姑留一部分,大抵不为别的,只因为她亏欠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病中记》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