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4章 并州战后恢复(1/1)
并州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被胡人占领后,并州到处荒凉,大概是人都跑山上去了。胡人不适耕种,大批良田成为草场。山区基地那边陆续迁移人口到并州各郡耕种,充实郡县。
山上也陆续回流了不少人口。山上实在是没啥吃的了,当时胡人在的时候,汉民们冒死下山找粮。
汉民们不知道胡人被汉人军队屠戮一空。照常下山找吃的。这次众人找到不少吃的,而且安全回到山上。
这样情况相当罕见,让人费解,大家实在饿的不行了,都抱着有去无回的心。
以前多数是有去无回,这次竟然都回来了,汉民觉得费解。难道是胡人发了善心?定然不是的。那么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第二天更多人下山找粮,又是一个不少地回到了山上。起初还只是在田地旷野里捡食。几天过后民众胆子大了,想知道到底发了什么。于是派出精干男人到村镇上打探消息,看看到底怎么回事。
这样一来就遇到了人民军后勤宣传队。当知晓官府派兵赶走了胡人后,村民们无不抱头痛哭。总算是有人肯管自己了,总算是看到了希望。他们被大汉抛弃,他们无力反抗胡人屠戮。他们绝望,他们饥饿,至亲之人死在眼前,他们麻木了。
大多数人从一开始希望大汉军队到来赶走胡人,还我家园;到后来的失望,绝望,大家都觉得自己很快也会死去,不是饿死就是被胡人杀死。可汉人军队真的来了,他们杀光了可恶的胡人,自己又可以回家了。
饥饿难耐的汉民们纷纷下山。基地不缺粮食,大量红薯土豆运送了过来,让汉民们可劲吃。并州土地相当适合种植土豆红薯,汉民们也不白吃,帮着种植。
一月后下山的汉民,山区迁移过来的人口,加起来已有两百多万。大量荒地被开垦,大量房屋被修缮。大量矿场里塞满了战俘,勤恳地挖矿。
采石厂也忙碌了起来。常青早把水泥烧制办法给安排了下去,基地那边实验出了最佳配比,现在技术已然成熟,可大量烧制。水泥源源不断运送到朔方五原一带,修筑城堡。城池可以不大,但要多,常青计划五十里一城堡,对草原实行囚笼战术。
这样各城堡之间骑兵半日可达。当其中一个城堡受到胡人攻击时周围城堡骑兵半日内即可支援到位。
北方草原之所以难占领,跟当地地理环境有关,草地下多是沙,缺少石头和烧制砖头的泥土。建城材料都要从百里外,数百里外运送过去,代价太高。
没有城池就根本抵御不了草原骑兵,更没有后援补给。因此无数年来只能打赢胡人,打退胡人,无法占领这块土地。
现在不同了,有了水泥,沙子也可以是筑城材料,就地取材。人民军当仁不让成了筑城护卫,歼灭一切前来破坏建城的胡人。
有了水泥整个大别山开启了基建。大别山区辽阔,通往外部的通道共有十三处,若这十三处出入口择下寨处都建设城墙,城门。那么整个大别山区为一城,此城之大,大过一洲。而且所建城墙长度十三处加起来还不到一个中型城,更比不上太原这样的大城。
分析工程量不大后,说干就干,福田马上成立了一个筑城队伍,人手充足。如今到处都在打仗,冀州幽州那边不断有流民到来。
尤其是青州那边被曹操打的到处缺粮,短短几个月已经有几十万流民在当地医馆人员指导下来到山区基地。
山区基地能有如今的兴旺,这么多人员,医馆功不可没。从一开始只有冀州几个主要战场郡县有医馆,到后来整个大汉的郡县都设置了医馆。人员培训和医疗器材,酒精的充沛,到目前医馆已经普及到村镇级别。平均千人村镇就会设置一个较小的医馆,万人以上县郡就会设置更大一些医馆。
不想错过《穿越三国讲故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