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8章 太子殿下来了(1/2)
等刘二把人送到镇上,再返回时工友们已经开工。
刘二撸起袖子,干劲十足,找到自己负责的岗位,搅拌水泥,随即开始今天的工程。
此时的水泥路面制作方法和后世没法比。
张軏省略了很多步骤,只把砂石和水泥混合,而后简单的铺在地面,再用木板大致压平。
就只是这样,便是大明难得一见的好路了。
路程一段段铺设,工人们热火朝天,都在为奔向更好的生活而努力奋斗。
不知过了多久,路的尽头处忽然驶来一队人马,他们沿着水泥路而来。
工程队工头老远边看到他们,立马让人上前拦下,示意他们走旁边的土路,水泥还没干,不能走,这是张小公爷特别交代过的。
与此同时,人马中。
一个护卫走到轿子前,向轿子内的人传达意思。
“不能走?”
娇子两侧的帘子掀开,露出一个略显肥胖的面容,这人看着慈眉善目,面容平和,看着二十来岁的模样,淡然的神情中能让人感受到此人的睿智。
来人正是大明东宫太子,朱高炽。
朱高炽眉头微微一皱,看着奇怪路面,疑惑道:“这路本宫看着不是已经铺好了吗。”
下人说道:“那些工匠说,过去那段路面还没干,还说这是张小公爷特别交代。”
“是张軏吧?”
朱高炽颔首,又把帘子落下:“既然是他说的,那便走边上的土路吧。不过父皇不是让他在此经营科学院吗,又是救济灾民,又是修路,他要干什么?”
特别是这路,看着好生奇怪。
竟还是从渡口一路过来,都是用这种特殊材质,难不成也是科学院研究出来的?
朱高炽没有在言语,而护卫们也没让工匠为难,转而走到边上的土路,一路朝浦口而去。
只是......
随着距离浦口越来越近,越来越多新奇的事物,出现在朱高炽的眼前,让他不由有些诧异。
从前朱高炽偶然来过一次江北,对有记忆。
江北贫瘠,路途难走,人烟稀少,和一江之隔的南京城简直是天壤之别。
但眼前的江北却是截然不同。
除了路边铺设上那种灰黑色的东西外,沿路人也多了,烟火气息随处可见,一路上遇见的人也和其他地方的人截然不同,每个人精神奕奕。
重新拉开帘子,朱高炽视线猛地被不远处的一栋栋高耸建筑给吸引道,他招呼贴身宦官:“那是何物?本宫竟从未见过?似乎是,房子?”
只见那建筑外表是砖石,但却没有屋脊瓦片,每栋建筑都高高耸立,看着得有几十米高,很是古怪。
东宫宦官见状,也有些懵逼:“奴婢也未曾见过。”
“难不成也是张軏弄出来的?”
朱高炽喃喃自语,随即派人去询问,很快便找来一个浦口本地的村户,村户说明缘由。
得知是科学院研究出来的新式住房,供人居住所用,朱高炽微微蹙眉:“此物看着造型新颖,但没什么用,张軏成日就把功夫花在这些事情上?”
朱高炽之所以会到浦口来,主要是因为,这些日子朱棣时常会念叨起张軏的名字。
言辞之中对他称赞有加。
太子妃也偶然和他谈起,说张軏在浦口救济灾民,朱高炽身为太子,当关心民生,希望他过来慰问灾民。
各种原因之下,朱高炽来了,但沿路所见,却是让他心底有些失望。
不是说赈济灾民?
你这又是造房子又是修路,跟赈灾救济有啥关系。
“公爷这是看不上这些房子?”
突兀的声音让朱高炽一愣,随即注意到,说话的是那个浦口的村户,只听那村户说道:“我知道公爷是贵人,锦衣玉食,看不上这些房子,但对我们这些穷苦人而言,这房子就是最好的避风港。这些房子,是张小公爷建给我们这些穷苦人住的。”
闻言,朱高炽眯了眯眼,只听那村民继续道:“公爷可知道我家中是什么样,我家世代贫穷,仅仅一个简陋的茅草棚罢了,风一吹,雨一淋,一家人在屋里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但公爷看看这筒子楼,一看就很结实,风吹不着,雨淋不到,比起我从前的屋子好了不知道多少。而这,张小公爷许诺,我们浦口本地人,只需十几两银子就能买到。”
如果用现代人的眼光去看,筒子楼无疑是落后的,论起居住的舒适度绝对称不上好。
但对于古代的每一个普通人而言,这简直不要太好。
朱高炽听着对方的话语,说道:“这么说,张軏还是做了件好事了?但据我所知,这十几两银子,对你们而言也是巨大的负担吧。”
他并非不谙世事,不知底层百姓的艰辛。
太祖皇帝朱元璋是最底层的农民起家,对子嗣的教育尤其看重,朱棣从小耳濡目染,深知百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明:从顶级权贵开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