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86章 救啥别救人(1/2)
李兰和肖慧英一起来开家长会,肖慧英的儿子是林小雨同学刘云博。
刘云博家就他爸刘凯一个人有工作,他妈没有正式工作,来了新城才开始去饭店打工,日子过的很是紧巴,所以每次班里收什么杂费,他都是最后一个交钱的。
之前没来新城,在老家的学校念学前班时,刘云博经常被老师夸奖聪明,还说他是未来的数学家。
可是来新城上学后,经常被王芳冷嘲热讽和打压,他开始厌学,每次测验倒数十名里都会有他一个。
所以,好老师真的会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
就好比刘云博,本来能有很好的未来,却因为启蒙老师的无德,导致最后初中毕业就不念了。
因为家里条件不错,他一天班也没上过,整天不是出去和朋友鬼混,就是窝在家里打游戏。
前面说过他家现在比较困难,但他妈肖慧英很能吃苦很能干,靠摆地摊起家,积累了不少财富,后来城南开发商业街时,他们家在那买了好几个商铺。
就是不工作,每个月光靠收租都能活得很滋润。
记得就是在明年的五一前后,他妈开始在早市和夜市摆摊卖馄饨,后来又去外地批发水果回来卖,没几年在东方厂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富人。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这个肖慧英和林小雨家的渊源了。
肖慧英的丈夫刘凯和林洪江以前都是装卸班的,两人关系不错,私下里时常走动,各自的媳妇也因此处得挺好。
主要是肖慧英是偏远山区嫁过来的,自家本身就穷,刘凯家也穷,除了李兰没人爱搭理她。
别看那时候东方厂大多数家庭条件都不咋滴,但越不咋滴,他们就越看不起不如自己的人,可能人都是慕强的吧,捧高踩低是人的天性。
而李兰却不这样,她不屑于去巴结强权,反而更愿意去和平等身份的人接触,对一些不如自己的人,更是毫无保留的施以援手。
肖慧英当时想摆摊卖馄饨,需要买三轮车,还要购置一些炉具、锅、碗等,初步估算需要三百块钱。
她让刘凯出去借钱,刘凯出去碰了一鼻子灰,一分钱也没借到,还因为丢了面子把她好一通骂。
她哭着去找李兰,声泪俱下地央求,说李兰要是不帮她,她真是不想活了,这穷日子让她没有盼头。
可李兰哪里有钱啊,林洪江那时候不省心,开了支就得替他还债,手上就几十块钱。
但见肖慧英一口一个不想活了,便答应她出去帮她借一借。
就这样,李兰替她筹到了本钱,她一点点翻了身。
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但是肖慧英在发达后,却逐渐和李兰疏远,反而和之前瞧不起她的人走的很近。
每当有人提起李兰对她的恩情,她都嗤之以鼻,说她有今天全都是靠自己,是她自己肯吃苦才换来的。
管李兰借的钱都如数还给她了,还给她家买了很多水果和酒,该还的人情早就还清了,自己不欠她的。
所以说,救啥别救人,尤其是这种不知感恩的小人。
还有一件特狗血的事,也可能是挺迷信的。
肖慧英连续三年大年三十来管李兰借葱,说是忘买了,家里炒菜等着用葱花呢。
九几年的时候,一到过年很多市场都是不营业的,所以要是没有买,还真就只能出去借了,李兰也就没当回事儿。
她家虽然穷,但还不至于舍不得几根葱。
可是连续两年,一到年三十那天,她就来借葱。李兰就有些纳闷,怎么就单单忘买葱。
无意中,李兰就和张凤荣说起这事儿,张凤荣一听就来气了,骂肖慧英不是个东西。
之前说李友成有个瞎舅爷,能掐会算。曾经说过,有一个挺损的招财法儿,就是年三十去别人家借葱或蒜,因为葱和蒜象征着吉祥和财富。
选在年三十这天从别人家借来这些,那么在转过天的年初一开始,就能把别人的好运转到自己身上。
现在这个肖慧英接连两年都选在年三十这天来借葱,说明她就是故意的。
李兰听后,十分气愤,当即就想去质问肖慧英,被张凤荣给拦下了,事情既然已经发生,再追究也于事无补。
而且那个肖慧英巧舌如簧,黑的都能说成白的,自然也不会承认的,何必去惹这个气,以后离她远点,防着她点就是了。
当肖慧英第三次年三十来借葱时,李兰强忍着怒火说自己家今年也没有买,可肖慧英竟厚着脸皮让李兰帮忙去张凤荣家借点。
李兰没忍住说她妈家有忌讳,过年的时候从来不外借东西给别人。
可能就是因为这句话把肖慧英给得罪了,从那以后,她就不怎么搭理李兰了。
而李兰也彻底看清肖慧英,见了面就是礼貌的打声招呼,不再继续来往。
“兰姐,听我家云博说,小雨每次测试都打一百分,这回一定能给你考个双百回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重生1993带领全家走上致富路》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