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7章 刘梓宸被弹劾(1/2)
刘梓宸将自己想修水渠的大概思路,和两位工匠说了一下,这两位也是不遗余力的讲出了自己的意见。
“殿下,这山谷拦坝,一定要生根要牢,下挖二丈再下桩大坝才能生根,……”
说话的是一个姓张的老工匠,早年参加过黄河决口大堤的修复工作。
“殿下,我也认同张师傅的意见,不过我想补充的是,选址陛下固然没有大错,但是选址的位置过于狭窄,看起来可以节省土方人工,细细一想,大水量小堤坝承受不住,大水量就需要大堤坝,才能有更多的土石方去抗压,当然跨度大,我们可以在下游建瓮堤,每一个瓮堤引导一个渠口,将水分流出去,不会导致上游的水过大的时候,下游不能承受。”
这个说话的是叫李长林的中年壮汉,年纪四十多岁,自幼和父亲挖过水库,修过运河,经验也是比较丰富的一个人。
“还有我建议村子里地势比较低的,我们应该建设成……”
李长林说的洋洋洒洒,提出了很多他曾经参加过修筑堤坝和运河的经验,刘梓宸也都记录下来。
翌日,高平县衙公堂,刘梓宸宣布,李长林作为这次水库及水渠的总工头,张师傅作为水坝水堤的监工,班头许大茂带领十个衙役在现场负责治安。
眼见着这旱期就要结束了,秋种要是赶得提前,还能有一茬收成,若是水利工程不能完工,老百姓这下半年直到冬季都颗粒无收!
老天爷啊!刘梓宸心中默念着,他是真的心疼这些百姓。
“县里要挖水渠,这能行吗?”
“这是找人来挖?”
“啥,让我们去挖,我家地都不想挖,巴不得天天干旱,我这里又不缺吃的,”
“听说这次挖水渠,有饭吃,以后县衙不施粥了?”
“不施粥了?嘶……”有人倒吸一口气。
百姓一时间对于挖渠的事情,传的沸沸扬扬,有人欢喜有人愁。
“大哥,你去挖渠不?我想去。”
“我可不去,要去你去。”
“为什么啊?”
“往年来帮朝廷做事死的工人还少?干徭役的有几个能够活着回来的?不在工地上累死就被官老爷们用鞭子抽死了!
男人的话一出,那些激动的百姓瞬间冷静下来,他们也下意识的把朝廷的招工当做了徭役。
“算了,我也不去了,反正现在县衙施粥,有县衙养活着我们也饿不死,干嘛赶着上去送命呢?”
京城,皇宫。
“陛下,六皇子给您来信了。”
“哼!这小子肯定是受不得苦,写信让我开恩,让他回来!”
一个太监恭恭敬敬的手里拿着一个木匣子,举手递向皇帝刘卫庚。
皇帝本来不想看,微微皱着眉头,还是好奇的伸手过去,太监向前将木匣子递到皇帝能拿到的位置。
匣子口用火漆封住,盖有六皇子的私章,皇帝嫌烦:“给朕打开!”
“是!遵旨!”太监撬掉封漆,打开匣子的盖,取出里面的奏疏,再次递交给皇帝。
皇帝扯过奏疏,打开仔细的看了起来。
内容就是刘梓宸说他在外,甚是想念父皇,希望皇帝注意龙体云云,看的皇帝差点将手中的奏疏给扔了,心里想千里家书只为拍马屁的吗?
刚想扔掉,却又看到有抄家的字样,他停顿下来,又认真的往下看,说道高平县旱灾颗粒无收,县令戴琦多次向上奏表,均没有得到回复,也没有获得赈灾的粮食,当地富户,屯粮居奇,意在抬高粮食价格,被斥责后,反而辱骂皇家,并还行刺与他,以至于他受伤。
看到这,皇帝面色凝重继续往下看。
信中说刘梓宸为了百姓,抄了胡维汉的粮店,里面的粮食堆积发腐,也不愿意售粮,他逾制抄了胡维汉的家,也抄出大量的粮食,足够让高平百姓数月食用有余,抄家所得是当着乡绅富商的面,做的登记造册。
皇帝看着这小子抄家是公开进行,心中觉得这事办得好,便还得意的点点头。
后面写的是,刘梓宸已过及冠之年,恳求皇帝将高平赐予他做封地,从小做起,保证高平的百姓能安居乐业,生活富足等等。
翌日,大夏宫殿,早朝!
夏帝刘卫庚,高坐龙榻之上,众臣叩拜后。
“今日有什么事情需要朝议的吗?”皇帝问道。
“陛下,臣有奏!”刑部常威站出来说道。
“爱卿何事要奏?”
“陛下,老臣昨天收到泽州的折子,说高平县县丞无视律法,未请上报,擅自对本县乡绅抄家灭族,请朝廷革职召回定罪!”
“一个县衙的县丞,这么小的事情也要到朝堂上来议吗?他泽州府是干什么吃的?荒唐!”皇帝大声呵道,他当然知道说的县丞是老六,好在昨天他收到了老六的奏疏,否则,今天别人说什么,自己只有听着的份。
“陛下,这个县丞是六皇子刘梓宸,泽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边陲小镇》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