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大隋御史 > 第12章 沙门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2章 沙门(1/2)

目录
好书推荐:

会审结束后,安静法师就与弟子们返回了敦煌郡学馆。

学馆位于衙署西侧三百步远处,是一所四方格局的连院,敦煌州学海纳百川,蔚然大观,学馆内不仅汇聚了儒释道三家的翘楚,还设有医学馆、画艺馆、音乐馆等。

安静法师每个月都会抽出几天时间来学馆讲经。

法师每至学馆,都有不少学僧慕名而来,安静法师也从无门派之别,只要上门求学者,都会对他们进行耐心教导。

但今日回馆之后,安静法师径直去了落榻的厢房,并对外宣称今日不见客,学子们失望而归。

夜,灯盏摇动。

安静法师跏趺在榻上,一改往日安详的面容,此时老僧人脸上挂着一抹罕见的忧愁。

一名小沙弥天真发问:“师父勘得大道,当无愁无忧,自见过使君大人后,弟子看师父便面露忧愁,这是为何呢?”

安静僧人露出了慈祥的微笑。

“了明说的好,是师父修为不到家。”

其他几名大一些的弟子自然看不得小沙弥乱弹琴,于是道:“小了明,你懂什么,师父忧愁自有其道理,是你修为浅,悟不出其中深意罢了。”

了明小和尚又问:“师父,忧愁也是修为吗?”

在场僧人都忍俊不禁。

安静法师认真道:“为师不是神也不是佛,为师是人,既然是人,那就有喜怒哀乐。”

“可师父我不懂,修行不就是为了抛弃人间情感吗?”

“小了明啊,能语言定义都不算修为,世间真学问和真法门都是宽博无边的,如果仅仅用教律来框限,那修行岂不是太简单了?”

几名弟子也若有所思。

了明又问:“我明白了,师父是为地感师兄担忧,他还在牢狱里蒙受不白之冤。”

安静法师点点头。

这时舍门被轻轻敲响,来者是一个年约三十的高大僧人,僧人眉间聚着一道深深的川字纹。

“究竟,你终于来了。”

来者法名究竟,是崇教寺里的青年僧侣,敦煌本地人,究竟跟随安静法师学习翻译佛经,来年就要去崇玄署挂职了。

“师父急召我来,不知何事?”究竟僧人问。

安静法师对其他小僧人挥了挥手:“你们都去前殿做晚课吧。”

小僧人离开后,安静法师拉来一张蒲团,让究竟僧人与自己并坐。

“是卫司隶遇刺一案。”安静法师语气沉重,“为师在考虑一件事,需要你来参佐。”

“何事?”

“卫司隶遇刺后,敦煌沙门借势造说,为师在考虑,这件事是否要向卫使君坦白。”

究竟僧人先是惊疑,而后坚定道:“如若使君大人能查明真相,究竟觉得沙门理应予以辅助。”

安静法师轻叹一声:“有道理,不过这样一来,敦煌沙门兴许就要背上一条捏造谣言的罪名,这样反倒被朝廷捉了鳖,往后再要违抗王命可就难了。”

“师父放心,面子上的事情由弟子去做,到了洛阳,弟子自有办法抗辩。”

两位僧人到底在讨论何事?这还要从新君杨广的一道政令说起。

大业三年,皇帝杨广发布了“沙门致敬王者令”,使得天下沙门(佛门)与朝廷的关系变得极为微妙。

在“王秉国法,兼匡佛教”的严苛政策下,僧侣们在著书立说时必须要与“总持菩萨”杨广的思想保持一致。

从此佛门成了为杨广歌功颂德的前庭,他更借由佛法麻痹民众,粉饰太平,诓脱暴政。

这自然与沙门各宗的旨趣是相违背,所以僧人们除了从道论上对抗致敬王者的命令外,也在民间进行了广泛地造势,企图以舆论来迫使朝廷收回这道政令。

其中变文、传说、解谶等方式最为流行,此外,僧人们也会敏锐地捕捉时事,从佛家角度进行解说。

卫元遇刺之后,因其尸陈降魔窟,于是崇教寺僧人抓住这一噱头进行大肆宣扬。

这么做的目的,是想将卫元之死与杨广颁布的那道政令扯上关系。

因为杨广倒行逆施,不尊佛道,故此导致魔王降世作乱。

而杨广又信奉佛教,这样的凶案必对其有一定的威慑力,同时能对朝廷官府进行施压。

故此,崇教寺上下所有僧人早早地统一了口径,坚持认为卫元是被魔王所杀。

此说在信奉佛家的敦煌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于是乎魔王杀人说不胫而走,在口口相传中变得越来越魔幻离奇。

但崇教寺里有一人从头到尾保持缄默,他就是究竟僧人。

究竟僧人认为,卫元之死明摆着是一场谋杀,绝不能归因于怪力乱神,因为那样真相会被掩盖得更深,死者也就永远无法瞑目。

沙门在往生者身上大做文章,实与杨广的倒行逆施没有什么区别。

作为持寺的安静法师,身处舆论旋涡中心,不好轻易发表意见,尽管他本心上也是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隋御史》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