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三十二章 矿工的老本行(2/3)
挖通的通道大概有接近二百八米的样子,比起直线距离确实长了不少。这主要是因为第三层的长度相比第四层要短一些,导致它们二者之间的关系不仅不是垂直的,也不是平行的,这就大大增加了它们之间的距离。
我们预计最终连接第三层的接入点,会是在第四层那最后一公里巷道,也就是来时巷道右上方的某处。算出这些之后,根据实地考察我又和文明一致得出结论,最佳的开挖点应该选在门外来时巷道旁边的角落里。
从那个位置开挖,完全符合最优化路线,因为倾斜角度过大,会很容易引起塌方,还会让人在洞里无法站立,挥舞着工具干活更是困难重重。
所以既要保证挖掘的通道不能过长,也要保持一定的符合人体力学原理的倾斜角度,这两点都非常的重要。
在我们研究的巷道图的时候,其余人等也没有闲着,他们纷纷开始准备挖洞的家伙,就是铁镐铁锹什么的,还把椅子床板都拆了下来,当做洞内支撑所用。
好在食物和水已经匮乏,这些东西还是充足的,等他们一番忙乱过后,一切基本准备就绪。我和文明已经在外面对着避难硐室的大门,在来时巷道的墙角处,画了一个可容纳一人勉强通过的小门,又用三根椅子腿组成了一个简易的三角形,测量好了要挖的洞的角度。
在开始正式挖洞工作之前,所有人都坐下来休息了片刻,每个人各自吃了点分配的压缩饼干,又喝了点水。吃饱喝足养足了精神,鲁班第一个拿着铁镐干了起来。
其他人除了干不了体力活的文明和准备接替鲁班的努尔之外,都要用铁锹将挖下来的土铲到一边,免得堆在洞口影响了进度。文明和往常一样不愿意当闲人,他自告奋勇把拆下来的椅子板和床板都拿到了外面,暂时充当了一个给大工打杂的小工角色。
如此分工倒也井井有条,不大的功夫,鲁班就挖进去了两三米。然后鲁班退出来休息,努尔接着爬进去继续猛干,他的速度也不慢,从洞里不断的有土抛出来,忙的外面的人也一刻不闲着。
努尔退出来休息后,接着就是王小柱,然后是吴思明。可惜王吴二人不是干矿工出身,他们的挖掘进度明显要比鲁班和努尔逊色一个档次都不止,但众人眼看着效率如此不均衡却又无可奈何。
因为挖洞这玩意是重体力活,必须轮流干不可。比如说第一个上阵的鲁班,说是干完活后退下来休息,其实休息不了多一会儿,等到努尔退下来王小柱上去的时候,他就要顶替即将上阵的吴思明去处理挖出的土了,节奏快得简直容不得有人偷半分懒。
当然凡事都有例外,代玉此人从未出过这样的力,在外面干点小活已经上气不接下气,他就被允许和张曦一起不用挖洞,只是做些辅助工作就可以了。
所以实际上阵挖洞的只有五个人而已,这五人中还有两人始终是处于休息状态的。
大概挖了三个小时后,吴思明从洞里面喘着粗气退了出来,终于轮到我进场了。我挥了挥略事休息过的胳膊,接过吴思明手中的铁镐铁锹,猫着腰就钻了进去。
在外面的时候看不见里面,不知道具体挖到什么位置了,这一进来才发现效率还是可以的,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低,三个小时大概已经挖进去十米之多。按照这个进度不停的挖,大概一天能挖七八十米左右,三四天时间就能挖到第三层了。
不过考虑到随着众人体力的下降和补充能量的减少,这个速度只会越来越慢,最终到底要花多少时间才能挖的通,还是未知之数。
但这仍然是巨大的好消息,我的精神随之都振奋了一些。只是这洞是斜着往上挖的,洞的直径又只能容一个人勉强通过,只能踩着他们挖好的专门用来容纳双脚的小坑往上爬,等我爬到工作面的时候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了。
但此时没有时间再躺下休息,按照五米一个支撑点的布置,我先是将带上来的椅子板使劲用椅子腿固定在洞壁上方,然后又测量了一下洞壁倾斜的角度,确认无误后才开始拿起铁镐使劲往里面刨去。
这里要说一下具体挖洞的步骤。其实很简单,因为挖的洞空间有限,不能大刀阔斧甩开膀子的干,只能侧着身子背靠着一侧,先用铁镐猛刨一边,累了之后再转过身来刨另一边。
等到将面前的洞壁全部刨松了之后,再用铁锹一下下将土块铲下来,让它们顺着倾斜的地面自己滚到外面去。平心而论,干这样的活累是累了一点,但并没有多少难度。
只是前面说过我们挖的洞是倾斜向上的,所以难度虽然不大,可使劲向上挥舞铁镐铁锹多了,耗费的体力就大大增加了。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因为用力集中,挖洞的效率不降反升,挖的飞快。
这个位置的土质也和鲁班说的差不多,石头虽多但普遍不大,并不影响进度不说,有时候挖出一个大点的石块还能少费很多力就能挖进去不少。
加上这里土质不松不软,只要细心一点做好防护工作,也没有太大的几率引起塌方。整体而言,属于比较适合挖掘作业的土层,尤其适合我们这种规格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绝命营救》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