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91章 一屋子的米面(1/2)
寺庙外有几位和尚正在扫洒,院门外也摆了些桌子,看样子是已经开始布施了。
和尚们看见陶枝一行人来了,忙双手合十见礼。
陶枝问道:“方丈在吗?我想见见方丈。”
“在地,女施主,请随我来。”
陶枝跟着和尚进了寺庙,很快,一名老方丈出来了。
陶枝表明了身份,将与县令商议的事情告诉了方丈。
方丈颔首,双手合十,“如此甚好,我们多日来布施,已经入不敷出。”
陶枝笑笑,“只是需要你们来熬粥了,官差会来维护秩序。山上空地可以盖一些茅屋供他们栖息,官府的人会来提供物资,流民自己动手建造即可。”
方丈点头,眼中透露出一股了然,“多谢女施主关怀,您是有大福报的人。”
陶枝没把方丈的话当回事,以为这只是场面话,于是又交代了几句后,就离开了。
陶枝自掏腰包买粮食,说不心疼那是假的,但此刻也顾及不了那么多了。
她空间里的那些吃食,在这路上是万万不能那么高调的拿出来的,除了和萧时晏小李偷偷吃些零嘴打打牙祭,其他时候根本不能拿。
陶枝一行回到了之前跟着她们的流民处。
他们看到陶枝回来了,人群中又骚动起来,他们对着陶枝磕头,“多谢贵人的大恩大德!”
陶枝看了眼他们,柔声说道:“你们从今往后不用再跟着队伍流浪了。离这里五里处,有个龙潭寺,我已经和官府和寺庙说好,可收留你们去那。那边每日会施粥两次,再加上你们手里的粮食,应当不会再挨饿了。那边会派官差把守,所以安全问题会比在野外好很多。”
流民们听到这话,哪里还能冷静得起来?此起彼伏的磕头和感激声不绝于耳。
陶枝一个头两个大,她作为现代人还是不喜欢别人给她磕头,“你们赶紧起来!”
可他们不肯,愣是要磕头磕到头磨破皮为止。
萧时晏走过来,捏了捏陶枝的手心,“枝枝,这是他们表达感激的一种方式,你就成全他们吧。”
流民们除了磕头感恩,确实也没有别的方式表达感恩之情了,是以他们不肯再错失这唯一的机会对恩人表达他们有多感激。
安顿好了这帮流民,约莫花了两日。离开县城之前,陶枝又从县里补给了一些物资后,这才继续上路。
一路上,也会继续遇到流民。
陶枝仍然没有坐视不管,该治病的治病,该送粮食的送粮食。
路过县城,陶枝必会进去‘打劫’县令一番。
于是,这些县城,如果县令本身就是个好官,陶枝就不会为难他,反而会出更高的价来买粮食提供给流民。
只是,用钱来买粮食,在有的县行得通,有的县却行不通。
比如那些真的很穷,县令也是个清官的,粮食是真没多少了,县令还把自己的口粮拿出来分给流民,自家每天都只能吃一顿。
他们此刻就遇到了这种县令。
陶枝就在想,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萧时晏提了个主意,陶枝一想,可行!
于是,萧时晏吩咐护卫:“你们就在县城外等候,只需几人陪我们去就行。”
于是,他点了他曾经的那几名暗卫跟随,其他的原地驻扎等候。
县令得了消息,立刻前来迎接。
陶枝见到这个县令的第一感觉就是,果然清贫的官是看得出来的。
县令的衣衫已经很旧了,面色也如菜色一般,眼底乌青的黑眼圈挂在脸上特别显眼。大概是这几个月来都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每日醒来都脚不沾地忙前忙后。
陶枝简单说明了来意,让县令吩咐人收拾一间空置的屋子出来。
县令面露为难,想了好一会儿才说:“县上的空置屋子多半已经住了流民妇孺老人,没有空屋子了。”
陶枝和萧时晏互看了一眼,他们这倒是没有想到……
一般富裕一点的县城,都不会让流民进城,他们多半都是被安置在城外。
而这个县令,却让妇孺老幼尽可能地进了城,并且承担他们租房的费用。
县里本身的存粮也不多,他掏空了家底也在尽量让这些人每日能吃上一口吃的。
“如果王爷和王妃不介意,可以来下官夫人的娘家住。只是寒舍简陋,希望王爷王妃莫怪罪。”县令实在是没有别的法子了。总不能不接待王爷王妃吧?不要命了?
陶枝与萧时晏没有意见,便一同去了县令夫人的娘家。
娘家里只有一对老夫妻在,有两间空房,是他们的儿子女儿的房间。女儿已经出嫁,儿子去参军了。
老夫妻看到王爷王妃来了,连忙要下跪,被陶枝一把扶起,“免礼,见到王爷和本王妃不用下跪。”
老夫妻眼底有一丝意外,看到王爷也朝他们点头,便放下心来。
小李和四名暗卫将马骡车牵进了院子,然后,留下二名暗卫在院子里守夜,半夜再与另两名暗卫换班。萧时晏与陶枝单独一间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重生后玄学大佬靠空间种田养娇夫》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