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三十四章 八股文演变历史(2/2)
甚至还不如八股文。
所以到了北宋时期,王安石大笔一挥,将考试内容,一律改成了经义。
也就是只考四书五经。
可王安石只规定了内容,在文体并没有做太多限制。
在当时,有些喜欢炫技考生,主动运用了一些排比,对偶的笔法。
写成了和后世八股文类似的文章。
这基本就是八股文发展的开端。
而在主考四书五经之后,又出现了一个新问题。
那就是对孔子的一句,你有你的理解,我有我的理解。
那到底是谁的理解对呢?
这又没有标准答案了。
考试怎么能没标准答案呢?
于是在元代中期,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
将朱熹对于四书五经注释,作为经义的唯一标准答案。
因为在那个年代,朱熹对儒家经典的注解。
是最全,最细,也是最新的那一个。
在写作格式方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采用对偶,对仗的方式。
采用这种方式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录取率高啊。
这么写,考官看起来不累。
就好比后世高考考语文作文。
你的文章,格式简练,逻辑清晰。
那么看了一天狗屁不通的阅卷老师,看到你的作文。
是不是就会觉的眼前一亮。
这时候你的作文,就宛如夏天一碗冰镇绿豆汤。
让老师一下子就神清气爽了。
如此一来,你的作文分绝对低不了。
所以说,在古代,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对偶,対仗大军。
在元末,有个状元叫王充耘。
他是一个思想开放,乐于分享之人。
高中状元后,将自己的考试心得,写作技巧,总结成了一本书。
名为《书义矜式》。
这本书为后世的八股格式,定下了雏形。
在明朝中前期的科举中,相较于元朝,并没有太大改变。
直到成化年,八股取士,正式确立。
于是。
以四书五经为考试内容。
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答案。
以八股文体为写作格式。
被正式确立下来。
从最开始的王安石,到成化年八股取士正式成型。
经过数百年时间的酝酿。
所以说,有了这套标准。
后世各地考生,疯狂背历年中试文章。
禁锢思想的情况,也就越发严重了。
而八股文确实如后世好多人认为的,空疏无用,实于政事无涉。
可若废除了八股文,有该用什么来替代呢?
在朱楠看来,八股文替代品很好找。
就用后世全体系的科学文化知识。
简单来说,就是在大明实现现代教育和高考。
可他也知道,想要完成这些,绝不是短时间能够实现的。
不过,却必须要做。
这才是让大明,永久矗立在世界之巅的根基。
“下官,于谦,请见安王殿下!”
朱难书房外,突然响起一道青年男子声。
不想错过《大明朱棣:让你拘灵,拘来太祖?》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