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浣花斩邪录 > 第27章 传国玉玺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7章 传国玉玺(1/1)

目录
好书推荐:

张正初无奈,只有拿着黄绢碎片来到国安局407处找林天放交差。

见到那块碎黄绢上残留着半边朱砂印文,残留的三个虫鸟小篆字,林天放也是看得一头雾水,随后打电话就邀来了一位历史专家。

进入国安局407处的专家张正初也认识,竟然是讲《中国法制史》的韩梅教授。原来韩教授也是国内最权威的秦史专家。

韩梅教授看了看黄绢上的印文,不由倒吸一口凉气:“这是传国玉玺的印文。”

韩教授指着残缺的印文说:“这两个字是篆体-受命,这个字读-既,那半个破损是篆体-寿字的上半段,这分明就是传国玉玺的印文。”接着韩教授又介绍起了传国玉玺:

据《册府元龟》记载秦破赵,得和氏璧。秦始皇统一天下称皇帝后,令丞相李斯取和氏璧之玉传国玉玺,正面刻有"受命于天 既寿永昌"八个虫鸟篆字。这一玉玺,是中国历代正统皇帝的信物。为中国历代正统皇帝的证凭。秦之后,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传承,奉若国之重器。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凡刚刚称帝者,被讥为"白版皇帝",就是占着皇位也不被天下公认。

该传国玺屡易其主,辗转于神州两千余年,忽隐忽现,终于销声匿迹,令人叹息。

据传,秦始皇乘龙舟过洞庭湖,风浪骤起,龙舟将倾,秦始皇慌忙将传国玉玺抛入湖中,祈求神灵镇浪。玉玺由此失落。八年后,华阴平舒道有人将此传国玺奉上。传国玉玺复归于秦始皇。

楚汉之争,刘邦驻军灞上,子婴跪捧玉玺献于刘邦,秦亡。及高祖诛项羽,得了天子位。

西汉末年,王莽篡权,传国玉玺玺藏于长乐宫太后处。王莽遣其堂弟王舜来索要,太后怒骂,并将传国玉玺于地,破其一角。王莽得到后,令工匠以黄金补好残角。

后来东汉末年,张道陵创立天师教,并且发动了黄巾起义。随后传国玉玺在三国年间你争我夺的情况下,一直传到了两晋南北朝以及隋朝。隋朝灭亡的时候,萧后逃跑时传国玉玺被带到了突厥部。唐太宗李世民为称帝的名正言顺,远征突厥,取得此印。在唐代传国玉玺还是流传有序的。

五代十国时候,李存勖灭后梁,建后唐,传国玺转归后唐。

后唐灭亡时,末帝李从珂举族与皇太后曹氏自焚于玄武楼,传国玉玺就此失踪。

“李从珂灭国后,传国玉玺便不知道了踪迹,那怎么知道这就是真正的传国玉玺印文?”林天放不由疑问道。

“你看这印文边角,有一波浪纹的线了吗?这就是当时王莽黄金补角所形成的,纹路左右印泥深浅不一样,大概率是因为印的材质不一样所导致。再说这黄绢材质和工艺,跟罗布泊出土的秦代丝绸残渣有许多的相似。”韩梅教授顿了顿说道:“最主要的是,我年轻时候考察泰山封禅处,曾在泰山附近的一户人家个人收藏中,见过真正的传国玉玺印文。这个因为缺乏考古证明,不说也罢。”

韩梅教授说完似乎面露为难之色,张正初见状也不好多问,拿起那黄绢残片注入微微的混沌之力。那黄绢印文激发出来的气息,张正初惊奇地发现和祥云阴阳佩有点类似。

张正初记得天师府的张剑涛曾经说过,这和氏璧被上古大神一分为三,其一做成了传国玉玺,其二,做成了天师教的天师印,这其三,就是做成了一块玉佩,而张正初怀疑就是苏伦送给王东来的那一块祥云阴阳佩。

这印文所散发的气息和玉佩气息一致,就不知道和天师印散发的气息比较有什么不同。所以张正初怀疑这印文大概率就是真正的传国玉玺所盖出来的。看样子要得机会问问自己的那个廉价师兄才好。

不想错过《浣花斩邪录》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