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章 平凡的出身(1/2)
或许很多人在自己的读书时代,都有过至少一段校园遗憾吧?
坐落在华东沿海的小县城里,当地的县一中里,这里的学生们来自于大多来自乡下,毕竟这是一个贫困县,而且是省内倒数前三的水平,就算是城区,也可以看到不少的田地,更不谈广袤的农村地区了。
在兄弟县城努力力争百强的时候,这个小县城正在积极摆脱省级贫困县的帽子。
虽然在外省人看来:"你这是江苏省啊,还会有贫困县?”
是的,作为全国经济体量全国第2,人均GDP全国第一,江苏省“富可敌国”——全世界超过江苏省的国家,不超过20个。
但是,我和马云的财富平均下来,也能跻身胡润富豪榜,人均的意义不大。
江苏省分为苏南、苏北,当然也有苏中这种说法,毕竟南通、泰州、扬州这些城市,苏北和苏南都不认,姑且认定为苏中吧。
从南至北,经济逐渐衰落。
而小落便是来自这座贫困县的农村,初三时努力了一些,以超过学校录取线20分,来到了县一中的最差的班{火箭班有四个,实验班有3个,普通班有十来个}
而且他的入学成绩,正好位于班级的中位数,班级50人,他排名26,放在学校整体来说,他显然是中下流水平,当年招生了880人左右,估计在600~700名吧.
高一的第一次数学周考,满分160分,他只考了74分,然后晚自习被数学老师喊进了办公室,当然,与他一起的还有七八人。
在初高中时,有种说法是“得数学者得天下”,事实的确如此,数学的地位很高,能把这门课学好的同学,在班里会被认为头脑聪明。
数学这一门学科,能决定你能不能考上大学,而语文和英语,却能决定你能不能考上好大学。
当时的江苏高考模式,还是3+2,3指的是三门主科,2指的是选2门副科。
在当时的学校,理科生必选物理,另外一门可以选择化学和生物;文科生必选历史,另外一门可以选择政治。
至于地理,不知为何,不开设,历史上也是开过的,物地班是用来接收那些学不了生物的学生。
隔壁一所民办高中,800人只能考上几十个本科,过一本线的只有三两个。
当然,这所民办学校,也是有小学和初中部的,小落的初中三年,正是在这里度过。
由于学生水平欠佳,民办学校不开设化学班,但开设地理班,毕竟有个词叫“避其锋芒”,这些水平的学生,就算选了化学,也是给苏南地区的那些优质生当垫脚石的,因为选修不计入高考总分,只评个等级。
什么意思?
江苏高考2020年以及之前,总分只有480{160+160},文科生语文附加题40分,理科生数学附加题40.
虽然只看总分,但选修并不是完全没用,你报考大学的时候,也是有硬性要求的。
首先说明一下等级范围:
a+:5%
a:15%
b+:30%
b:50%
c:90%
剩下10%便是D了,文化生就算是不学习,也不会考个d,因为有体育生垫底。
例如:清华和北大的选修要求:必修a+,选修a
南京大学、复旦等华东五校:必修a,选修a
武汉大学、东南大学:必修a,选修b+
省内211高校:1个a,一个b+
末流一本:一般至少2个b,也有几所b+c,例如南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
公办本科:b+c
民办本科:两个c
最后一届,也就是2020年,因为选修,闹出了一起乌龙:
淮阴中学的文科最高分430,但历史只获得了b+,政治a+.
宿迁中学的文科最高分429,政治历史双a+。
两个学校都宣传自己的学生是省文科状元,网友们也争论不断:
一种观点认为“江苏高考只看三门主科,分高的当然是状元。”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你这所谓的状元,不说清华北大了,连南大、浙大都不要你,最多报个中下流985,也算是状元?
后来武大招生办抛来了橄榄枝:“可以破例录取“。
只不过武大在大众视野中,还算不上顶级名校,可能是受人高人指点,她选择了香港大学,同时拿到了香港大学100万的奖学金。
当时不少网友表示:“为什么清华/北大不可以破格录取?”
我只能说:“不以规则,无以成方圆,如果随便一个人都能打破规则,那就没有制定的意义了。”
是的,在江苏旧高考中,不少偏科怪才吃了大亏。
在我高2的班级里,便有一名偏科小王子,语文和英语差到离谱,语文满分160,经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十七岁,青春的起航》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